这是跨国企业首次选择在成都同时分别通过空、铁两条路径实施通关,也是中国西部首个通过空、铁两运实现医疗产品通关的案例,标志着成都建设的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中心正式启动并已具备服务全球能力。
此次通关的医疗产品货值超过1亿元,其中,通过铁运通关的医疗产品从爱尔兰产出后,渡过英吉利海峡来到荷兰,然后首次通过蓉欧快铁,一路横穿了整个欧洲、中亚,进入中国的阿拉山口,最终到达成都。
艾尔建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王炜表示,本次选择在成都通关,是看重成都的节点城市优势,“它在交通上辐射西南部,覆盖了广大的市场范围。”艾尔建于2009年进入中国,并于2018年将艾尔建中国创新中心签约落户成都高新区。当天,成都高新区与艾尔建签订艾尔建中国药品贸易总部项目协议,艾尔建将加快其全球领先的创新产品进入中国。
成都市高度重视跨国企业供应链的建设和发展,提出“要以供应链思维谋划国际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近年来,成都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利用距离欧洲最近国家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以跨国企业需求为导向,依托国际航线、国际班列,搭建高效、柔性、低成本的全球配送网络,着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制造型企业配送枢纽和面向泛亚的全球区域分销企业配送枢纽。
成都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中心,正是成都立足全球打造的医药供应链枢纽,也是其构建生物产业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将依托天府国际生物城等生物医药产业功能区,以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中心为平台,集“通关、贸易、金融、物流、中介”等五大功能为一体,打造国内第一个聚焦生物医药产业的“管家式”全链条服务体系。
“成都市正处于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生物医药供应链专家、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炜认为,生物医药供应链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有着极深的战略意义。“成都可以国际生物城为核心载体,建成辐射西南乃至全国的国家级全球供应链枢纽,吸引药企供应中心和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平台集聚成都,体现成都在‘一带一路’桥头堡功能上的战略地位,为示范带动西部内陆乃至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化提供‘成都样本’。”
作为成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载体,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由成都高新区与双流区合作共建,启动建设3年来,已累计引进项目113个,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其中共引进诺奖团队4个、两院院士团队2个、高层次人才团队43个、创新药品种13个、国内首仿药品种27个。当天,成都高新区还与国药控股签订共建协议,国药控股将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建设冷链仓储中心。
陆空齐发,跨国医药企业首次在成都空、铁两线通关
此次在成都通关的医疗产品包括冷冻减脂设备酷塑使用的耗材,以及医美注射用的乔雅登玻尿酸。其中,玻尿酸通过空运,冷冻减脂设备酷塑使用的耗材是首次通过中欧班列(成都)运送的医疗产品。
“此次蓉欧快铁行程16天。”艾尔建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王炜介绍,在成都通关首单医疗产品,既响应了“一带一路”倡议,又检验了中国西部地区的物流效率,选择在成都通关,“主要还是因为成都在交通上辐射西南部,覆盖的市场范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