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节目《“白皮”料抹黑红木家具》后,家具行业内外一片哗然, 红木行业普遍采用白皮掺进红木家具的现象如同一层皮般被人活生生生撕开,揭开了部分厂家的痛处,也给整个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长久以来,红木家具因其色泽温润、造型典雅、结实耐用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同时又因为材质珍贵、资源稀缺而成为收藏界的投资新宠。红木木质坚硬、密度大、耐蛀虫被称为“木中之王”,真正的红木家具经久耐用,历经百年依然会光彩照人。而掺进了大量白皮的所谓的红木家具,使用寿命会因此大打折扣。
《国家红木标准》将红木定义为“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树种的心材”。“白皮”是木材上的白色部分,红木界的行话,又称“白边”,学名叫“边材”:从木材的横断面看,中间深色部分叫做“心材”,外面围绕着心材的发白部分叫做“白皮”。白皮是为树木输送营养的部分,与心材相比密度小、抗压力低,它富含营养成分,容易被虫子蛀蚀。家具的表面和主体结构,如果带有白皮,几年后就会被虫子蛀蚀,这不仅会影响红木家具的美感,还将影响家具牢固性和使用寿命。
拿一件红酸枝家具做例子,红酸枝就是人们俗称的“老红木”,红酸枝为红木中的黄檀属,根据《国家红木标准》规定,红酸枝只有中间“心材”是红木,而包裹在心材外面的“白皮”不是红木。掺进大量白皮的红酸枝家具,在开料时,有很多板材和方材中间是黑红色的,而外表却是白色的。锯解后的木材还要进行压刨、开榫、打磨,加工成红木家具的零件。正在加工的零件仍然带有“白皮”。零件进一步加工,然后送到组装车间进行组装,组装好的红木家具都没有白皮,但是将家具翻过来后,下面板部位就露出了白皮。在《每周质量报告》调查中揭露,记者在家具的下面板部位发现的白皮少的两三块,多的有七八块。其中最大的一块白皮,竟然占到了整个零件的60%以上。更有甚者,有些厂家生产制作的红酸枝家具,不仅内部和隐蔽处藏着大量白皮,有的在表面上也都袒露着白皮,甚至连桌子腿和主体结构这样的重要部位也都被掺进。不仅用红酸枝这种中档价位的红木制作的家具带有白皮,即使是用大叶紫檀、小叶紫檀和黄花梨这些最为名贵的红木,制作的红木家具也都带有白皮。
如此鲜明的黑红色和白色的对比,使得生产出来的家具有“缺陷”,于是商家考虑到了给家具木材“化妆”,所谓化妆即调色,上胶与上漆。给红木家具上漆一方面是掩盖木材的具体材质,另一方面也就是给白皮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