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数据发布方式调整 不搞新闻发布会
值得关注的是,统计局此次发布的数据,并没有采取往常的召开发布会的方式。据统计局网站公布的《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显示,由于报表制度的原因,2月份不召开新闻发布会,2月15日左右发布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品价格指数。
此前,国家统计局通常以召开发布会的形式发布经济数据,并在发布会上回答部分媒体的提问。
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存疑
通常,在统计局公布的月度数据中,消费价格指数(CPI)总是最受关注,而本月的CPI数据更是受到关注:
在兔年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央行意外宣布加息的举动,市场纷纷凭此预测即将公布的1月CPI数据仍保持高企。央行此次加息的背景究竟是什么样的通胀压力?统计局今日发布的数据将为大家揭晓这一悬念。
此外,干旱和春节因素,消费价格指数是否再攀高位?分析认为,连续多日的北方旱情,推涨了通货膨胀的预期。除此之外,春节因素导致食品价格季节性上涨、节后用工荒加大农民工工资上涨压力以及国际油价上涨带动成品油批发价提前上涨等,也成为1月份通胀预期增强的主要因素。
周一A股两市呈现久违的单边上涨行情,煤炭、有色、券商等沉寂多日的板块相继爆发,大盘重心不断上移,沪指尾盘一举攻破2900点大关,深成指涨幅一度逼近4%。沪创下两个月以来单日最高涨幅,两市成交明显放量。股市周一的大幅上涨,是否预示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统计局今日也将揭开悬念。
相关数据:
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9%。其中,城市上涨4.8%,农村上涨5.2%;食品价格上涨10.3%,非食品价格上涨2.6%;消费品价格上涨5.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1.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8%,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14.4%、鲜蛋价格上涨2.3%。
一、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0.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5.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0.9%,鲜蛋价格上涨20.2%,水产品价格上涨11.1%,鲜菜价格上涨2.0%,鲜果价格上涨34.8%。
二、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烟草价格上涨0.4%,酒类价格上涨4.3%。
三、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3%,鞋价格下降2.8%。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7%,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1.4%。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2%。其中,西药价格上涨0.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11.3%,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0.8%。
六、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1%。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3%,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7.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2.3%,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3.7%,市区公共交通费价格上涨0.7%;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2.8%。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1.0%。其中,教育价格上涨1.7%,文娱费价格上涨1.5%,旅游价格上涨7.6%,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价格下降6.2%。
八、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8%。其中,水、电、燃料价格上涨3.9%,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4.3%,住房租金价格上涨7.1%。
说明:
1、为提高基础数据的可比性,按照制度规定,从2011年1月起,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开始计算以2010年为对比基期的价格指数序列。这是自2001年计算定基价格指数以来,第二次进行例行基期更换,首轮基期为2000年,每五年更换一次,第二轮基期为2005年。
2、根椐2010年全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数据和有关部门调查数据,对权数构成进行了相应调整。其中,居住提高4.22个百分点,食品降低2.21个百分点,烟酒降低0.51个百分点,衣着降低0.49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降低0.3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降低0.36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降低0.05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降低0.25个百分点。
3、根据各调查市县2010年最新的商业业态、农贸市场以及服务消费单位状况,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增加了1.3万个调查网点(包括食杂店、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以及农贸市场与服务消费单位等),目前调查网点为6.3万个。
4、权数调整对本月CPI数据的影响是:同比数据增加0.024个百分点,环比数据减少0.04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