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
稳定物价措施要打提前量
记者:今年物价上涨的趋势将会怎样?
陈东琪:以往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未来趋势。过去30年,GDP年均增长10%,CPI年均上涨5.5%,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的长期组合是“10+5”。去年,GDP增长10.3%,CPI上涨3.3%,形成“10+3”的宏观匹配。今年,GDP增速如果能够稳定在9%-10%以内,预计CPI涨幅可以控制在4%左右,这个宏观匹配中的物价涨幅比去年略高,是因为今年经济进入上升期第二年后,可供使用的老库存已经消化完毕,持续扩大的生产和消费必然使物价上涨能量扩散。
记者:有哪些因素导致物价上涨?
陈东琪:主要有前期货币超常规投放,收入增加带动需求增加,上游产品涨价、工资增加使得成本增加,美元大幅贬值造成国际流动性泛滥并推动国际农副产品和大宗商品大幅涨价等因素。
其中成本增加是个长期因素。从生产角度看,一方面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另一方面,人工成本增加。在这两个成本增加中,工资增加更具合理性,因为前30年特别是最近十多年,劳动者报酬过低,工资增长既慢于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长,也慢于GDP增长。促使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协调,就必须提高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重,就必须使工资增长略为快于GDP增长。预计“十二五”期间劳动者的工资增长将略快于GDP增长。
记者:怎么理解工资增长略快于GDP增长?
陈东琪:“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两项组成。农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基本没有财产性收入。劳动者报酬或广义工资,几乎是这两部分家庭的唯一收入。在这个情况下,要实现前面讲的“同步”,就得使其工资增长比GDP增长略为快一些。如果工资增长和GDP增长一样,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就不可能提高。
记者:稳物价、控通胀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陈东琪:首先,要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这两只“手”结合好,也就是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好;二是要注意预期性,出台措施要打提前量,做好“预调”,不要等到物价很高时再下猛药;三是要有针对性,对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调控,要措施得当,不能一刀切;四是要注意“内调”和“外调”相结合,尤其要注意美国政策动向,在措施选择上注意外部因素的对冲效应,在稳物价、控通胀中保证国家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
■建言·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
设分类CPI方可准确“下药”
昨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设立根据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支出结构的分类CPI,这样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物价水平,并针对性地找到控制通胀的对策。
许善达说,不同收入居民群体对CPI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低收入群体对食品价格上涨的感受比较强烈。在总的CPI指标下,根据不同的收入群体,设几个不同的CPI,物价情况就能反映得比较准确。
许善达指出,GDP指标也有缺陷,它不能反映负面影响,比如环境污染、森林砍伐对气候的影响。“十二五”期间的GDP设定为7%是一个信号,反映出政府要求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