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某论坛一篇名为《出口难,内销更难》的帖子在一天之内就累积了上万的人气,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据发帖人“风吹”称,自己为一家专做出口的中小型家具生产企业老板,即使现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压力增大等,但面对国内市场生产成本高,收款难,市场难做等诸多问题,他仍旧不得不坚持艰难的出口之路。
进退两难的选择
据国内部分分析师和交易商预期,在未来五年内,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以每年5-7%的速度升值,即是说,在未来五年的时间里,美国本土制造业成本竞争力将大大提升,这对于大部分以出口美国为主中小型家具企业而言,将来的路将会越来越难走。然而,在记者的电话调查中,深圳某床垫生产企业老总就告诉记者,即使形势严峻,公司仍旧会将外销作为发展主方向,因为“国内做家具实在是太难了”。
我们与其去责怪外销家具企业商“不爱国”,不如好好想一想,这“不爱国”下所隐藏的深层原因。国外家具市场由于起步早,企业根基稳,独营店与卖场各有特点,销售渠道成熟;再加上欧美人对于家具使用观念上的不同,使得每个家具款式都有大量的订单需求。同时,国外企业流行款到发货,一般会预支部分货款或以自己的信用证作为担保,这样就能保证生产企业的资金链条能够良好的运转。因此,对于专做外销的企业而言,只要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并按时供货,就能保证企业能够在短时期内获得稳定的收益。
而反观国内家具市场,包括深圳家具协会会长黄伟业等在内的多位家具资深人士就曾表示,无法在销售方面形成良好的系统,是中国家具业目前发展的最大问题。销售渠道的混乱,无形之中拉长了企业销售产品的时间,加大了企业的运营压力,这对于以短期资金周转为主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而同时,国内虽然有款到发货之风,但大多为各地的零售商,所带来的订单是数量少款式多,在同等时间下,工人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远远低于国外的订单。“风吹”就表示,对于计件工资为主的工人而言,不能赚到钱就无人工作,无人工作又何来工厂的运营?所以,大多做出口的中小企业常常只能“望国门而兴叹”。
而除了上述的问题,该床垫生产企业老总还表示,中国家具业卖场独大也是导致出口企业做内销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国外,不管是进驻卖场、开独立店或是网络销售,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产品的质量是否过硬,款式是否受消费者喜爱是销售多少的主要原因;而在中国,卖场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可以主导一家企业的生死,其强势地位可见一斑。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无力支付卖场高额的进场费,即使勉强进驻,也只能是最偏僻的角落,鲜少有人光临,也就无法保证保底的销售额。同时,高昂的物流费用以及与经销商的“陪吃陪喝”也让习惯了国外“中规中矩”销售模式的外销企业无所适从。
其实,同样的现象不止出现在家具行业,包括服装业等在内的中国制造业,都不得不面临这样的困境:曾经的出口生产企业,在转向内销时,常常直呼“伤不起”。虽然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消费模式,但这批本应该成功转型成为国内家具市场中流砥柱的生产企业,却仍旧不知路在何方,到底是企业“太弱”,还是我们无法提供健康的家具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