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革命历程:从产品、消费者到人文精神
著名营销管理大题科特勒把“营销”分为三个时代。第一是所谓的1.0时代,正如亨利·福特所言“无论你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福特只有黑色的。”这就是以产品为中心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核心是产品管理,营销也被局限于支持生产活动的七大功能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产品创造需求。麦卡锡的4P理论是那个时代的圭臬:开发产品,制定价格,进行促销和建立渠道。简而言之,此时营销尚停留在战术阶段,它几乎不需要任何创新。营销1.0的时代,基本是卖方市场的时代。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逐渐进入买方市场时代,产品日益丰盛,为争夺顾客,企业之间开始了盲目的竞争。这时候,更多的营销因素诞生了,比如4C所强调的顾客、成本、便利性和沟通,营销也因为处于顾客需求不足的时代而愈发引起重视,亦逐渐从战术层面上升至战略层面。营销者认识到,要更有效地创造需求,必须改变以产品为中心的方式,而代之以顾客为中心。STP战略的出现即是营销2.0时代的核心标志,它强调Segmenting market——市场细分、Targeting mark——目标市场、Positioning——定位。事实上,这是现今现代营销最常用的营销战略模式。
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电脑、互联网逐渐进入人类的生活,随着网络化的深入,人类也开始变得高度互联,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消费者的消息变得异常灵通,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口碑效应的传播。为了适应这些新的变化,营销者又一次地开始了营销变革,使其专注于人类的情感需求。适应新时代的营销概念也应运而生,诸如情感营销、体验营销、品牌资产营销等等。先前以消费者为目标的传统市场定位模型已经无法继续创造需求,现在的营销者必须同时关注消费者的内心需求。这就是科特勒所谓的营销3.0时代。
引爆3.0时代的裂变:认清谁是企业的合作伙,营销3.0时代到来没有?
有人认为要说“营销3.0时代”到来,还言之甚早。因为传统的营销1.0时代和2.0时代并没有完全失去作用,现代营销依然需要开发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确定产品定位、提供4P的信息以及建立产品品牌,不过,商业环境的变化,亦需要我们关注诸如经济萧条、气候问题、新型社会化媒体、消费者权益、新科技和全球化对市场以及消费者所带来的变化。
但是,毕竟新营销总是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推陈出新——我们不得不承认,互联网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同时改变了我们的商业环境。
与旧时代截然不同的是,垂直市场的信任感正在消失,消费者对企业越来越不信任,在消费者的印象中,企业说服艺术相当于操纵和欺骗:而事实上,也还是有很多营销者会夸大产品功能来实现销售——包括企业的广告宣传。
与之同时,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感”却越来越强。网络社会化媒体的兴起恰好反映了这种关系的转移。消费者开始更倾向于口碑,而
这种口碑大多因互联网的传播而实现:由消费者自己组成的圈子或社区,共同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产品和消费体验。
因此,我们看到,新型的消费者信任体系已经开始从垂直向水平关系的方向上重塑,产品体验已经不是一种单独的产品感受,而是个体消费者所产生的体验总和。这也体现了新型消费者的“生产消费者”(既是消费者又是传播者)特性和协同特性。企业的品牌传播也已经越来越像开源软件,由消费者决定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品牌也已经不再由那些关在办公室里的企业高管或咨询专家所决定,而需要依靠群体的智慧——消费者的力量。头脑大风暴,裂变前的战略预演
这场预演表面来得有些突然,但又显得合乎常理——当来自中国最著名的学府之一的品牌运营专家,来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行业协会机构的领导、来自中国率先的上市家具企业执行董事、来自家具行业最具先锋特色的企业掌门人、来自美国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家具企业技术骨干等等不同行业纬度的精英作为讲师先后走上讲台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地总结过去,剖析现在,思考未来。
——正因为整个营销革命的进程是正在发生的客观事实:他们用不同的数据,来证实了同一个未来,那就是营销将从1.0时代、
2.0时代向前裂变而迈向3.0时代
关于过去,营销1.0时代,以“产品”为营销核心的时代显然已经远逝,2008年一次金融危机尤其让沿海代工企业认识到“唯产品论”的战略已不足以支撑企业发展;
关于现在,营销2.0时代,以“消费者”为营销核心仍是企业战略的中坚原则,但在宏观经济不够乐观,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消费动机更加隐蔽的客观环境下,虽然细分、定位与整合仍然为主要手段,但企业却已经隐隐感受到来自消费群体的某种力量,而且与这种力量的对垒让企业备感费神却又乏力。
关于未来,所有的讲师和学员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才能够持续地掌握消费者的需求?换个角度来说,面临已经变化的商业环境,企业应当如何制定自己的长久战略?
于是,笔者必须再次强调营销3.0时代的特征,它是“以人文精神为中心的时代”,一切让价值观来驱动,从而形成“合作,文化性和精神性”的战略营销模式。为此,我们来例举一下,导师们如何不厌其烦的来强调上述各个新锐的核心词,而不断地将思想维度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