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涨”声四起 卖家“鸭梨”大买家不淡定

   日期:2011-07-21     来源:郑州晚报     评论:0    

声音——成本增加家居行业坦言压力大

分析这波涨价的原因,绝大多数业内人士都把原材料、物流及人工涨价列为三大推手。

不管怎么说,涨价是谁都不愿看到的事儿,特别是消费者,对近年来家居类产品的频繁调价也怨声载道。追根溯源,以建材为首的家居产品涨价到底是为商家解决生存问题,还是他们借机提高利润,成为不解的疑团。就此,一些建材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这件事最适合逆向思维,建材售价被原材料和人工控制,原材料越来越稀缺及工人越来越抢手,自然会迫使产品售价出现波动。

“比如说,地板、卫浴、橱柜等都属于再加工产业,就算有再好的设备和工艺,也只能坐在那等着别人提供材料才能开工。”某卫浴总经理直言不讳地称,能维持原价,又有谁愿意为涨价讨骂呢?可见,无法掌握原材料这一关键的上游产业,是建材企业最大的弊端。不过,从材料到加工一手掌控的做法,需要大量财力和经验,难度太大。

此外,物流和力工的成本近来也在逐步上调,成为商家们不得不重视的新难题。从事某实木家具品牌销售的负责人崔某说,物流成本大概占他们产品最终售价的15%。“比如,如果从外地运货到郑州,再进行市内分送,消费者最少要承担产品总价7%左右的运费。负责搬运货物的力工工资今年也涨了不少,这些无法掺假的附加成本的逐渐递增,的确给商家带来更大压力。”

崔某说,家具生产成本包括厂房租金、工人工资和原材料等,而经销商的成本压力多半来自商场租金、销售人员工资和运营等费用,如果其中有一个环节成本增加,就会造成渠道成本的提高。并且,时下的市场状况是成本以叠加值方式计算,因此家具涨价势在必行。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家居行业的涨价势态虽然已成定局,但其动作却如同猫步般轻巧,落地无声。一方面,商家为了照顾消费者情绪,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稳住市场份额。面对已经涨价的家具,部分品牌采取让涨价来得静悄悄办法,以消除消费者对涨价的心理排斥。

措施——消费者如何应对这场涨价潮

“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油不得”……很多消费者还没有意识到,随着食品业频频涨价,家居行业也开始了悄悄地涨价进行时,板材价格的推高、油漆五金等材料价格的上涨、人工费用的大幅增长,让家具涨价成为趋势,消费者该如何应对这场风云变幻的涨价潮呢?

“只要涨得有理、涨得值得,也无妨。”走访中,正在选购卫浴产品的李小姐说,从事金融业的自己对数字比较敏感,家居类产品的涨价之举基本在其接受范围之内,还算合理。同时,她也表示,涨没关系,但一定要涨得有理有据,最好还能在产品功能或外观上有一些优化,这样才能让人心甘情愿地买单。

“不管好不好,只买便宜的”,抱有这种消费观的人越来越少,既然大家都在涨,那么产品是否具有更高的附加值、更有创新性,将成为主流消费群购买与否的参考重点。

对于消费者而言,心态上,不要过于追求新样式、新花色,尝试一些商家换季、甩货产品也未尝不可。很多消费者往往认为商家的库存、甩货质量不高,其实这是误区。商家甩货,是因为产品在花色、款式上有些过时,而质量却仍具有保证。同时,家具、瓷砖、卫浴洁具等单品放在一起比较会有区别,但是当它们被摆放在房间里,结合整体来看,并没有实质性差异,所以,消费者不妨避开一些款式新的潮流单品,挑选一些换季打折货,只要符合自己需求,一样都是好产品。

行动上,消费者不妨货比三家。虽然对于很多大品牌,不同的卖场价格都统一制定,但是市场上仍然存在同一品牌,不同经销商价格不同的情况。因为卖场的地理位置、商家的进货渠道、品牌营销理念各有不同,所以价格也有差异。建议尝试寻找新的替代品,任何一款产品都并非无可替代。

“由于原料涨价的显现期通常要两三个月,因此有些库存丰富的大品牌手中,依旧有些未涨价的存货。或许外观不打眼,或许功能单一,但这些产品却依然维持原价,并可满足基本使用。对淘便宜好货仍然抱持热情的消费者,不妨碰碰运气。”业内人士这样建议。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