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达芬奇家具”事件 再谈媒体公信力问题

   日期:2011-08-12     来源:慧聪网    评论:0    

三、没有调查、核实,就没有发言权,媒体评论尤其如此

近年来,媒体的评论越来越犀利、到位,影响力(杀伤力)也越来越大。但是,不少媒体评论员的评论操作流程存在极大隐患和风险。

首先,媒体给特邀或专业评论员提供调查记者的报道文章,以此作为评论的事实依据和基础;然后,评论员据此往往需要在短短的几小时内(尤其是综合性日报更是如此)写出一篇千字左右的评论。这种局面造成的客观事实就是,媒体评论要保证客观、公正、全面或平衡,前提必须是记者的调查报道已经做到客观、公正、全面或平衡。

换言之,一篇严谨的专业媒体评论出台前,至少必须经过两道调查核实:首先是调查报道本身的调查核实,其次是评论员本身的调查核实。

而现实情况往往是,一些富有新闻激情的调查记者在采写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必需的调查核实。当媒体评论员在评论前也有意或无意忽视必需的调查核实时,媒体这一公器就失去了公允、客观。对媒体而言,事后的纠错成本很低,大不了私了或登报道歉或对簿公堂。但对报道对象而言,灭顶之灾已经造成,实在是不能承受之重。

事件爆发以来,某网站7月19日的评论文章《朱长岭为达芬奇开脱是一种纵容》,评论员称“在我看来,很多企业玩出口再进口的把戏,不仅仅是欺骗消费者,像达芬奇家具一样在保税区里兜一圈,把自己伪装成100%原装进口,然后就涨价10倍卖给消费者;而且,出口再进口还会带来国际贸易摩擦”。其实,这是评论员缺乏国际贸易的知识所致。某电视媒体也澄清了“一日游”的问题:“所谓的保税区一日游,本身并不违法,保税区在国内被称为境内关外,也就是说虽然在中国境内,却属于海关以外,保税区的设计是为了外贸企业在进行来料加工,出口货物时,能够免去入关、出口退税等一系列手续。国内很多外贸企业,通过保税区这个平台,可以便捷快速的完成进出口业务。”之后《法制日报》引述北京市东元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建全论述“国内生产的货物运进该保税区,再从保税区运出来进入国内市场,就等同于进口,一日游是合法的。”

同时这样的评论也容易让受众误以为达芬奇的门店里产品均为一日游。根据达芬奇的公开信,“达芬奇只是一个家居产品的代理商和经销商,并不生产任何种类的家居产品。

我们虽然并不能核实达芬奇的公开信的真实度有多少,但是直接评论达芬奇家具都是一日游产品显然有失偏颇,容易误导公众,同时达芬奇公开资料显示其利润率仅为13%左右,并非臆断的暴利,作为卖场,达芬奇销售的产品定价是受制于供货商的供货价以及全球品牌的全球定价的。即便奢侈品存在的“暴利”,社会评价也有所不同。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