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青岛家具业现状 上半年家具出口数据下滑

   日期:2011-08-12     来源:青岛日报    评论:0    

困局二:进入“微利时代”

廉价、充裕的劳动力和低廉的土地价格是我国家具行业在国际市场安身立命的“本钱”。而随着劳动力“有限剩余”时代的到来以及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日渐稀缺,劳动力和土地这两个关键生产要素已不再低廉。

从20%,到15%,再到10%,再到如今的5%左右,青岛家具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

位于胶州的一家具出口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企业用工成本上涨了两成。即便企业不断提高员工的工资,还是留不住人,具有一技之长的木工更是难求。“现在,企业用工缺口一直保持在30%左右,而且居高不下,企业根本无法满负荷运转,遇到订单扎堆的生产旺季,我们只能望‘单’兴叹。”该负责人说。

随着土地价格攀升,厂房租赁价格水涨船高。家具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需要大面积的厂房进行日常生产,此外,还需要大面积的库房存放产品。土地价格、厂房仓库租赁价格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无疑是火上浇油。“我们的原材料全部从俄罗斯等国进口,近期国际木材价格节节攀升,直接压缩了我们的利润空间。”位于城阳区棘红滩街道一家从事进料加工的家具出口企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客户订单基本是一个月一下,这期间,如果出现原材料价格波动,增加的成本只能由企业自己承担。据统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家具原材料价格上涨超过10%。

一边是成本上涨的门“大开着”,一边是产品涨价的窗 “紧闭着”。“在家具出口这场‘国际游戏’中,规则基本都是由客户制定的,想要在游戏中取得主动异常困难。而目前,家具出口企业‘单打独斗’,甚至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直接降低了在国际定价谈判中的地位。”一分析人士认为,要改变中国家具出口无序竞争,相互压价的现状,一方面应实现青岛家具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家具企业的经营实力;另一方面,家具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作用,及时了解各会员企业的情况,及时通报各出口市场的基本情况、国际家具市场行业行情及预警信息,整合家具企业在出口时的议价能力,以推动中国家具出口步入有序、协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困局三:自主品牌缺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青岛家具出口企业从事的基本是代工:客户送来设计图纸,企业按照图纸进行加工,客户采购符合设计标准的成品或半成品。“产品研发、品牌培养、市场营销等都不需要代工企业来做,说白了,代工企业就是一加工厂。”青岛一位做了20多年家具出口生意的资深人士表达了对青岛家具出口行业的担忧:没品牌,没理念,没研发,没市场,没人才,赖以生存的国际市场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企业生存堪忧。

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青岛有出口实绩的企业827家,而拥有自主品牌的寥寥无几,99%的企业干的都是代工的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前几年,家具出口利润高,光靠接代工订单,企业就能赚个盆满钵满,很多企业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创立自己的品牌。而这几年,随着家具出口利润的一再摊薄,企业开始有了建立品牌的意识,可面对资金、人才、经验、市场等主动要素的匮乏,大多数企业选择了“知难而退”。

“从去年开始,我们着手创立自己的品牌,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外,品牌的标识建立起来了,可到了国外市场,客户根本不认可。无奈之下,我们试图转战国内市场,可还是得不到市场的认可。走投无路之下,公司决定放弃这项计划。”胶州一家具出口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道出了一段曲折的品牌史。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