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首迎10多万客商 中外品牌角逐东莞家具展

   日期:2011-09-07     评论:0    
核心提示:昨日,第26届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以下简称名家具展)在厚街举行,10多万客商涌动展会,千家企业抢夺商机。而一股中洋品牌家具争锋,显得格外耀眼:20多家中高端国际品牌引来客商争相洽谈,另一边是红木家具等中式家具集中参展,中式潮流兴起。

5日,第26届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以下简称名家具展)在厚街举行,10多万客商涌动展会,千家企业抢夺商机。而一股中洋品牌家具争锋,显得格外耀眼:20多家中高端国际品牌引来客商争相洽谈,另一边是红木家具等中式家具集中参展,中式潮流兴起。

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关工委名誉主任方苞,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刘志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厅长梁耀文,副市长吴道闻,莞韶产业转移工业园主任陈仲球等出席开幕仪式。

洋品牌与中式家具“狭路相逢”

今年3月,国际品牌首次试水名家具展。时隔半年,在达芬奇事件引发各界对洋品牌的种种猜测之后,国际家具品牌仍然按捺不住市场的诱惑,加大力度进军国内市场。

记者了解到,3月份的名家具展国际品牌馆空间较小,而昨日的国际品牌馆已扩至3个,总面积增至10000平方米,比上届翻了一番。此次展会迎来美国莱克星顿、马来西亚祺玺(绿源)、印度SURYA地毯等20多家国际品牌。

全球最大家具生产商Ashley的市场人士昨日告诉记者,Ashley未来几年实现中国国内全覆盖。据该人士介绍,公司首家上海旗舰店将开业,此后还将谋求在中国增加3到4家制作工厂,美国总部则进行研发设计和品牌推广。

面对国际品牌的强劲攻势,国内家具品牌尤其是中式家具展开正面交锋。此次展会新增了国内奢侈的红木家具馆,帮助中式家具、红木家具品牌打破以往“分散作战”的局面。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红木家具与洋品牌表面上消费定位不同,但两种潮流代表新近崛起的力量。“国民传统主义审美观念的复兴,正逐步与国际品牌所代表的欧美风潮在高端家具市场展开争夺。”这位业内人士说。

家具产业加速大家居融合

此次展会的另外一个亮点是,参展的许多家具已从单纯家具展示向产业链更深更长的领域延伸,从传统家具向着大家居时代融合。

以往,家具企业仅着力家具本身,但大家居则涵盖了从家具、家居饰品、厨房、卫浴到室内整体设计的一体化链条。昨日,在名家具展2号馆,东莞向荣家具有限公司打造的向荣设计中心正式开放。记者在现场看到,设计中心占地2000平方米,主要服务对象是设计师。而该中心除了展示家具、饰品、灯饰外,还特设一个设计师接待中心。

东莞名家具俱乐部副秘书长余旭辉认为,设计师群体作为大家居融合的一股催化剂式力量,对家具市场渠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具企业格外重视大家居的设计师环节。

东莞佳居乐橱柜董事长李向阳表示,市场竞争激烈,加上上游房地产不景气的现状,使不少家具企业为自身突围,提高竞争力,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向着大家居、多元化经营的方向发展。

■现场

达芬迪:我们不是达芬奇

达芬奇事件过去快两个月,但影响仍未散去。在昨日最热闹的名家具展3号馆入口,一幅另类的海报引起众多客商注意。“达芬迪,不是达芬奇,100%国产原装。”尽管海报有着炒作的嫌疑,但经销商仍然禁不住诱惑,纷纷前往位于6号馆的达芬迪。

“达芬奇,达芬迪,你们究竟是什么关系?销售如何?”……经销商们冲着达芬迪的字眼而来,也要看看其产品究竟如何。记者了解到,达芬迪不仅与达芬奇名字像,而且其产品几乎与达芬奇类似,都是欧式、美式的豪华系列。不过,其价格却便宜很多。该公司区域经理曾华清解释说,达芬奇事件发生后,让达芬迪所在的公司哭笑不得。“不断有人打电话问我们和达芬奇的关系,甚至经销商也有些怀疑。” 曾华清说,不过另一方面,达芬奇事件也让达芬迪的名气大增,前来洽谈的经销商也增加了不少。而家具展经销商的好奇,正是达芬奇事件对达芬迪的正面效应。

论坛:50%经销商今年亏本

对名家具展而言,除了家具企业,经销商也是展会的主角。昨日,新浪家居联合名家具展举办了一场《家具终端市场变革探索圆桌论坛》,经销商和专家探讨了经销商的生存现状。

香港家私协会高级顾问陈清华说,家具终端市场情况确实不容乐观,经销商50%都亏本,这是很客观的现象
  
对于经销商的尴尬现状,经销商和企业家们认为,一方面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成本因素,使得家具成本提高传输至经销商;另一方面,楼市调控使得家具的刚性需求观望,家具销售不容乐观。而此时,家具卖场的租金却上涨,因此,整个经销商领域形势严峻。

终端市场的改革在哪?陈清华认为,经销商和厂家的货款关系要向鱼和水的关系转变,家具企业要对经销商进行培养,让他们成为忠实群体,从而为家具企业的品牌、市场建立稳固的前线阵地。

中国家具销售商联合会会长杨亚洲认为,经销商的良性发展呼唤优质的家具商业平台。“卖场要改变商业地产炒地的盈利模式,他们不仅要为了迎合消费者,更要把经销商当作服务的主要对象。”

记者微观察

中式家具何时“微笑”

达芬奇所代理的众多国际家具洋品牌在达芬奇造假的漩涡中,备受出口转内销的争议,让国人对洋品牌的真实价值产生怀疑。

尽管洋品牌在达芬奇事件的阴沟中翻了一船,但他们仍然乐观积极,以更猛烈的气势进军中国市场。此次名家具展的洋品牌数量创造了历史,正是其野心的写照。

在中国制造、然后由美国总部对产品进行包装、设计、推广,最后在中国市场上销售,这是大多数洋品牌的市场模式。包括Ashley在内的洋家具都在中国设有制造工厂,他们甚至还将扩大中国制造规模。

这就引出了一个话题,中国厂商生产了高品质的家具,却让洋品牌在绕一圈后又赚更多中国人的钱。

为何中国企业做不到?洋品牌的勇气究竟何在?名家具俱乐部副秘书长余旭辉认为,洋品牌之所以如此坐收渔利,取决于其产业链的“微笑”实力:在原材料生产和采购、设计研发、创意个性化、品牌品质的维护等高端环节,这些洋品牌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仅以国内家具所说的制造品质,其实很多原材料的采购体系、设计方案都由欧美团队完成,而国内很多家具企业仍然在加工环节见长。

正如Ashley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其不仅拥有强大品牌美誉度、研发院、实验室,还有优质的供应链服务系统以及全球物流系统等诸多竞争优势。

尽管Ashley并非完美,但我们或许应该像盛家家居董事长曾震宇那样:“我愿意与狼共舞,情愿与聪明人打一次架,不跟糊涂人拥抱一万次。”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