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工艺、成本难以平衡,复制、盗版、模仿随处可见
国内外家居品牌为迎合中国消费群体口味纷纷查缺补漏,推出专属产品;中国原创力量也正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被列入品牌发展大计中。同时,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也给出一系列数据,用来说明中国家具业的勃勃生机。例如,2011年1月至6月,规模较大家具企业完成家具总产值2335.43亿元,同比增长25.63%,家具出口182.3亿美元,同比增长14.16%。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测算,2010年家具作为国内热点消费快速增长,增长率达37.2%。
由此可见,中国家具行业的进步持续不断,这无疑也为消费者日后能买到含金量更高的产品打下了坚厚的基础。
然而,好事多磨,当整个行业向着良性发展前进时,难免会有一些疑难杂症掺杂其中。比如,国内家具同行之间“模仿”问题严重,致使部分主流品牌倍感压力;中国原创设计遭遇在设计、工艺与成本中难以取得平衡的尴尬;家居产品如何获得真正认同,并融入老百姓生活的问题也浮上水面。
●同行来模仿 设计型家具品牌倍感无奈
如何才能既节省成本又保证销量,某些家具厂家为了降低市场销售风险,走起了“复制”路线。只不过,如今的“复制”已不局限于仿国外大牌家具,国内也在不知不觉中掀起了同行之间的“仿制风”。
首先是国内众多主流家具品牌今年集中缺席广州或上海家具展;其次是今年上海家具展主办方向媒体表示,多数国内参展商家不愿提供高清图片与相关文字资料,担心成为“国内互仿”对象;最后笔者也于上周在第17届上海家具展上发现,无论品牌、展位和知名度大小,今年对于严禁“拍照”的管理都比去年更严格。即使笔者说明来意,许多国内家具厂家也直接拒绝“被拍照”。对此,百强家具设计总监杨文强直言,现在参加国内家具展必须小心提防,因为许多爱好仿制的同行会藏在暗处先看后学。去年百强在广州家具展上展出的新品,自家还没推出市场就已经被其他厂家抢了先。
意风家具副总经理郑涛也表示,对于没有设计研发和市场考察能力的部分小厂家而言,仿国际大牌家具的做法有点遥远,这类家具也不是他们消费群体喜爱的。而仿制国内,甚至身边家具产品,反而得心应手且效果更直观。其实,这类现象如今在国内家具行业里并不少见,也令部分家具品牌倍感压力。
●原创难实现 遭遇设计、工艺与成本平衡难题
仿制问题虽然尚未完全杜绝,但并不代表中国原创设计不能走出阴霾,迎来阳光。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表示,中国家具产品只要把“原创设计”做好,将在世界产品中具有优势。而事实证明,在中国家具行业面临内忧外患倍感压力之时,原创设计也的确成为诸多家具企业的研发内容和目标。设计在进行,原创渐成风,当国内家具企业表现出对原创设计前所未有的重视时,如何平衡设计、工艺与成本,令美好的设计作品具备量产的基础这一难题摆在眼前,成为难以逾越的山丘。
青木堂一直坚持制作设计、工艺与成本相互平衡的家具,但谈起设计环节与生产环节之间的默契程度时,其掌门人叶武东却道出不少难处。他表示,品牌近两年的产品更新速度较慢的主因在于,设计、工艺与成本间的平衡难掌控。设计师的想法未必有工艺能支撑,即使能被做出来,也可能超出预算。可见,一件能被量产的新品面市,背后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而设计师能否提前将工艺与成本问题考虑完整再设计,是整个设计界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与此同时,设计师到底应该跟着感觉走,还是放下身段创造有市场的产品成为热议话题。对此,一直鼓励着国内原创设计人才前进的中国家居设计师品牌联盟发起人宋涛向笔者表示,虽然终极目标不同,但曲美、HC28、木码设计机构和acf:等家居品牌纷纷向原创设计师们伸出友谊之手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家具品牌寻求新鲜原创力量并非在做善事,他们更希望这些产品能够变为商品。因此,宋涛认为,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设计师们的确应该让自己的作品与工艺、成本挂钩,“有设计没市场”的年代已经过去。
●提升设计形象 家居业尝试跨界推广
在9月14日至17日举办的第17届上海家具展中,家居行业首次突破既定的行业内联手模式,与上海旅游节合作,将设计类的分展馆设定为旅游节指定的游览路线,引入“外援”实现跨行互助。据展会主办方透露,这次的跨行互助行动效果颇佳,不少中外旅客一边游览当地景观,一边参观各家居品牌旗舰店,一举两得。那么,这次跨行合作的成功是否意味着家居行业将延续这个发展路线呢?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认为,中国家居行业正在经历一个自我革新的时期。除了品牌定位、产品状态和文化走向需要应市而定以外,行业也不能守株待兔,应该积极寻求新鲜的发展路线。但具体将与哪些行业跨界互助,还是需要多方考察与协调才能成形的。
同时,拥有丰富办展经验的上海博华国际展览公司执行董事王明亮也直言,家居行业跨界合作的目的是为了让整个行业融入城市,并在潜意识中成为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对消费者和商家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只要能达到这个效果,行业并不排斥各种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