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业淡市突围 究竟什么才是王道?

   日期:2011-11-25     来源:中国家具网    评论:0    

第三,去除噱头 务实才是真

营销噱头不可为

面对寒意渐浓的家居市场,大动干戈进行调整的卖场不在少数。众所周知,东方家 园最先是以建材超市起家,然而从装潢中心、国际家居体验广场、家具直销广场一 直到刚出现的日用百货区,东方家园虽反复调整,但定位不明,可能非但无法留住 消费者,反而更让人感觉不伦不类。淘宝网线下的首家实体家居卖场 “爱蜂巢” 热闹了一阵子,但如今却也反馈平平。原本计划十一亮相的集“吃、喝、玩、乐、 购”于一体的混合业态家居卖场红星美凯龙朝阳路店,也于日前公布年底开张的消 息。

实际上,频频升级的卖场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不少卖场升级开业,在展示自己 品牌整合能力的同时,又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以便推广促销,可谓一举多得。然而 有些卖场却只装修了门面,换一两家品牌便称升级开业,是否显得有些牵强?事实 上,卖场每年进行一些品牌调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若品牌调整只是微乎其微 ,消费者购物环境并没有任何变化,那么这个卖场的升级是否有意义就得打上一个 大大的问号,而且其行为也难免让人怀疑是“营销噱头”,是借机进行促销的一场 造势活动。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不少大型家居卖场开始频频升级,而对待这种现象主要还得 看其升级背后的主要动机。如果卖场的购物环境、品牌等方面的确进行了整合,那 么升级开业则无可厚非。反之,仅调整一两家品牌,粉刷下门面就打着升级开业的 口号进行一系列营销宣传,长期下去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将不可小觑。

卖场不是跑马场 圈地不是目的

从2010年起,家居行业就兴起了扩张之风,其中以家居卖场表现尤甚,这种跑马圈 地的同业竞争是否是明智的选择,家居业前景堪忧。比如,红星美凯龙再次融资26 亿元,计划到2020年开200家分店;居然之家连开多家分店,扩张速度远远超出往年 ;北京集美家居不单在天津、厦门打造了较大的单体卖场,而且,其在法国的分店 也开门迎客;来自武汉的欧亚达家居将天津作为进军华北区域的跳板,开始了剑指 全国的圈地行动。

宁波市家具商会秘书长杨君渊称,宁波家具卖场让人看不清楚,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众多已经存在的事实证明,杨君渊的担心并非多余。在应对卖场和竞争伙伴数量 不断增加,家具经销商们普遍感到力不从心。

蔡明(化名)是一家家庭摆饰和儿童家具的经销商。2001年的时候,蔡明在江 东三号桥附近的甬新家私城(现为第六空间)开了一家专卖店,如今她已经将专卖 店数量增加到4个,但是让她心寒的是,全部营业额却还不如2007年仅有两个 专卖店的时候。蔡明的境遇并非个别,她就是一帮疲于奔命、扩张卖场规模却又无 钱可赚的经销商群体的缩影。

据记者调查,从2006年到2008年,宁波市区家具卖场面积翻一番达到40 多万平方米,而且其中70%以上走的都是高端路线。此外,在近两年增加的卖场 同样也是打着高档的旗号。由于同一个地区的大型零售终端的急剧膨胀,各家具品 牌的区域经销商为了不失去阵地,也被迫增加专卖店的投入量,结果却导致了大量 经销商投资负担加重、经营成本增加、平均利润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