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企业危机公关困境
数字和事实触目惊心,作为一家经营多年的企 业,达芬奇家居没有选择法律,没有选择专业的公关 公司进行危机应对,没有花更多时间与消费者和公众沟 通,而是寄希望于通过一些“高人”指点花钱搞定,令 人扼腕。最终不但钱打了水漂,更为关键的是,本来没 有重大问题的达芬奇却错失了很多可以证实自己的机 会,做了很多让公众看不明白的事情,制造了一个死不 悔改,挑战舆论的形象,让自己深陷困境。何其悲哉? 达芬奇事件折射了企业危机公关的诸多困境。
首先是外部困境。一方面,由于媒体从业人员 良莠不齐,报道不够严谨,受利益驱使,个别媒体从 业人员会以负面报道要挟企业;另一方面,微博、论 坛、社交网络等网络新媒体的兴起,每个人都可以成 为一个媒体终端,媒体环境愈加复杂。而企业往往缺 少媒体应对的训练,不了解媒体的运作特点,不知道 如何正确与媒体打交道。
其次是企业缺乏正确的危机公关应对知识和能 力。出了问题之后,要么不重视要么像达芬奇一样病 急乱投医,找关系走门路,听信所谓“能人”指点。 很少有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危机公关应对机制,并按专 业的危机公关操作去解决问题。
再次,很多企业自身本来就存在问题。以达芬奇 来说,就将成立仅年余、全球仅一家代理商的美国好 莱坞,列为其代理的31个“国际超级家居品牌”之 一,并在好莱坞的产地上涉嫌造假。很多企业存在的 不同程度的产品质量问题、材质标识问题、虚假宣传 问题、随意向客户承诺等问题都让企业在处理危机的 时候,底气不足,畏首畏尾。
笔者曾多次撰文跟踪达芬奇事件,对于达芬奇一 直以来的表现是既感惋惜也觉痛心。借用一句俗语“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作为企业首先需审视好自己, 做好产品和服务,要能经得住考验;在日常经营过程 中,要加强危机公关的培训和机制建立,提升危机公 关的应对水平;出现危机后,要在事实的基础上展开 应对,切忌幻想通过所谓潜规则“搞定”。
笔者相信,达芬奇家居绝不是第一家这样做的企 业,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在公共关系危机日益常态化 的今天,企业将面临更多危机公关的挑战,如何走出 困境,有效的应对和解决危机依然任重道远。
事件对家具企业的启示
“达芬奇事件”无疑是2011年中国家具行业的最 热门话题之一,更引起了社会舆论对家具行业的广泛关 注。尽管达芬奇事件尚未有最终定论,达芬奇的走向还 不清晰,但对家具行业而言,通过达芬奇事件,在家具 行业发展尤其是家具行业营销等方面应有更多思考或者 反思。笔者认为,达芬奇事件对家具行业营销带来以下 五方面的启示,抛砖引玉,供业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