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还未开战,市场就已经硝烟弥漫。
市场分析
群雄并起 谁能扼住渠道的咽喉?
家居作为一个典型的渠道流通品牌强于制造品牌的行业,制造企业品牌的打造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建材流通市场。如果肩负品牌缔造重任的建材流通市场无法担负领跑的作用,那么对于依靠这一平台的众多家居企业而言,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云南家居建材行业发展十年来产生了深刻的变革,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期,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大型连锁家居卖场陆续扎根云南,品牌卖场越开越大,建材品类越来越齐全,到底去哪里买家居,反而让一部分昆明消费者犯了难。于是,建材流通企业的品牌认知度成了消费者选择建材家居卖场的关键一 环。
作为家居流通行业领跑者之一的红星美凯龙,1986年成立,由当年600元起家的家具小作坊,发展到现在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拥有60家分店的大 型综合连锁卖场,在其23年的发展历程中,令很多企业难以望其项背。在行业内率先走到外地;率先做连锁;率先做加盟店;率先买地自建商场缔造全球单体最大的家居商城;率先推出ShoppingMall的概念……08年底,金融危机爆发后,顺势引入华平投资,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09年初,与居然之家结成战 略合作伙伴;其后又作为家居流通业唯一代表参展世博,向世界展示中国家居业风采等,无不为提升国内家居行业水准和人们的生活品质,增强国内家居业打造世界品牌强国的自信心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从不为人所知到被广大消费者所熟知,红星卖场本身也为旗下的家居品牌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红星此番入滇,凭借其强大的市场规模和品牌认知度,势必引发昆明消费者对家居卖场的重新审视和选择。对于商家而言,红星能否凭借自身的渠道,与云南现有的家居流通渠道格局进行抗衡并引发渠道重新整合?业内人士表示:“红星入滇,究竟情形如何还不好下定论,外来连锁企业外埠扩张会遭遇很多问题,很多当地本土企业如得胜家居也做得非常好,在当地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很高。”
同样,作为外来连锁扩张企业,以目前来看,居然之家比红星提早了2年,经过2年的发展,居然之家已经形成了中高端家居卖场的代名词。“买房子,选家具,我只来居然之家”口号已经耳熟能详,形成了先入为主的优势。
此外,随着消费市场的细分,众多定位明确的中低端市场也将广泛存在,究竟谁能扼住云南家居流通渠道的咽喉?一切都将等待来自市场的检验。
行业思考
居然 红星 下一个苏宁国美?
提到红星美凯龙,我们不能不提到居然之家。
在许多人眼里,中国家居业有两大巨头,一个是起源于南方的红星美凯龙,一个是诞生在北方的居然之家。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两大品牌一直各自为政,在一些区域城市里互为对手,暗中较劲儿,俨然家电行业的苏宁与国美。
同样是各自行业里的两大流通巨头,同样积极走全国连锁扩张的模式,同样是各自领域响当当的名号,然而现阶段它们仍尚未形成家电行业或者零售行业中连锁卖场的影响力。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中国家居业产值已经达6500亿产值,作为规模最大的本土家居流通企业,红星美凯龙只能约占3%的市场份额,而同样 拥有6000-7000亿产值的家电行业,苏宁和国美两大流通企业大约能够占30%的市场份额。
“家电行业的国美、苏宁可以占到30%或者40%的份额,相比之下家居行业单体企业的规模非常小,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业内人士认为,尽管近两年家居行业的地位有很大提升,但还不能够像苏宁和国美那样真正引导行业潮流。
尽管如此,红星和居然两大连锁家居卖场凌厉的发展势态和在与上游合作中的强势地位已经非常明显,扩张道路越走越远,“2010年红星美凯龙在中国开 店将达到80家,居然之家将达到40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从目前来看,除非是少数定位高端或低端的品牌,多数家居企业必然要依赖现代家居卖场的商业渠道才能生存发展。”居然、红星,欲成为下一个苏宁、国美,每年6500亿的行业产值,市场已经给出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二者如何修炼,全看自身的功夫了。 (生活新报记者 二阳)
家居大亨“鲶鱼效应”五大猜想
2年前,居然之家空降昆明,无异于引发了云南家居行业的一场“地震”。
2年后,红星美凯龙选址昆明,作为其西南地区发展的重要一站,成为其辐射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桥头堡,云南家居行业新一轮市场升级之战迫在眉睫。
对于任何一个寻求长远发展规划的卖场和商家而言,谁敢说,红星的到来,跟自己没有关系?
针对红星入滇一事,本报记者走访了众多家居企业,综合各方观点得出以下猜想,红星将对市场五大主体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面对这些改变,家居企业该如何未雨绸缪?
传统市场
升级还是被边缘化?
大型家居连锁卖场的不断扩张,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传统建材家居卖场。
可以进驻的卖场多了,家居品牌和厂家的选择也将更加理性,品牌效应不明显、位置不佳或周边市场不成熟的卖场将逐渐被“边缘化”,消费者的流失将迫使其要么升级,要么最终从行业淡出。
由于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将价格作为购物首要因素的消费者还大有人在,这就决定了定位较低端的传统建材市场的空间将仍然存在。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原本“大一统”(涵盖高中低各类品牌)定位的卖场将尴尬出局,卖场将逐渐朝着“高、中、低”进行专业化细分。谁的定位更清晰,谁将有可能赢得更多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