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底,国家工商总局、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60个家居品牌,对家居行业明码标价召开讨论会,征求意见。记者调查济南部分家居市场发现,家居产品价格虚标的情况随处可见,与服装、家电等消费领域不同,买家具砍价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即使在正规的大型家居商场,砍价也是随处可见,很多情况下家居产品的成交价完全取决于消费者的砍价水平。
家具标价水分大
春季是装修旺季,各大家具市场都趁“3.15”之际,打出降价促销招牌。可是面对眼花缭乱的促销活动,消费者却很难赚到便宜。在最近某网站发起的“3·15家居消费投诉征集”活动中,网友“李兵爱吃大米”表示,同一品牌的产品,在不同的卖场价格却不一样,有的价格甚至会相差两三倍。网友“Demoka”发表微博说到,市场上大部分产品的价格都是商家说了算,没有标准可借鉴,如何才能避免不被商家欺骗?
标价为两千多元的餐桌成交价可以不足千元;标价上万元的实木大床,最少可以砍掉两三千元……如果你还嫌贵,购买意愿不强,销售人员会暗示你价格在最低折扣的基础上还可以再做一些让步,或者你当天交定金,价格可再优惠。记者在济南多家家居商场发现,产品都是标出价格,然后顾客购买再优惠。而无论家具或建材产品,其价签上标注的价通常比较高,而最终成交价却往往只是标价的一半甚至更低。东亚家居“印象上木”家居的双人床标价3680元,折后2080元。东亚家居的南洋藤业一套成品沙发的标价是6200元,“打折”以后的价格在5100左右。
同类家具在不同品牌标价差异也很大,许多家具打着进口或者名牌的口号,标价贵得惊人。在东亚家居的一楼大厅,“红苹果”和“舒驰”的两款布艺沙发,款式相同但价格相差很大。“红苹果”的沙发价格是7000多元,但“舒驰”的沙发“打折”后3000多元。
故意抬高让消费者砍价
有调查显示,有55%的网友在家具消费过程中最头疼的事情就是产品价格与商家宣传的不一致。其实某些商家在按照所谓公司规定的折扣来计算后,往往仍有议价空间,因此购买家居产品实则变成了消费者比价、砍价的过程,即使经过一番厮杀后成功砍价,只是所谓的底价里仍藏着较大水分。
金牛建材家居市场志高厨电的销售员张荣说,不管商家把价格定得多低,消费者还是会砍价。有时候定价低了没人买账,定价高了反而能吸引顾客。因此很多商家可能存在把价格定高,再让消费者砍价的情况。消费者以为捡到了便宜,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有很多购买家居产品的消费者反映因为不内行,对产品的成交价格“没底”,导致买产品时不得不反复对比,浪费时间和精力。“与一些低端产品相比,中高端家居产品的利润肯定会高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会更大。”济南家居行业一位专业人士说,购买高档家居产品货比三家依然不可缺少,不要只求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而更应考虑产品的实用性。目前一些板式家具的价格定价的确有虚高之势,同档次的板式和实木家具相比,成本只相当于实木家具三分之一的板式家具,但其售价有的却比实木家具还高。
虚标价格已成行内“潜规则”
家具行业虚标价格已经成为业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但是这样的“潜规则”使得消费者得不到满意的产品,对家具商家也极度不信任。
济南一家家居商场的负责人称,以一般的家居卖场为例,一个拥有四五百平的经销商每年要付出六七十万元租金。这么大的经营成本让经销商不得不靠提高客单价保证利润。而卖场不干预价格的规则又在很大程度上给经销商随便标价创造了条件。
目前只有少数家具品牌尝试明码标价销售。宣明典居古典家具厂的红酸枝类家具按照透明价销售,将红酸枝原料价格、工费、场地人员工资等逐一列出,在此基础上添加预估的毛利润,将所有成本和费用明细摆放于卖场供消费者选购参考。 家具明码实价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