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北京市商务委在2012年全市商务委工作会议提出“在家电以旧换新结束后,今年将探索开展家具‘以旧换新’”后,各方对这项工作抱有极大希望,以至北京股民陈先生先后买了三只家具概念的股票等待上涨。但先别说这些家具股票能不能上涨,就是在一线开展着家具“以旧换新”的那些大卖场都不知道能不能在实践中突破几个关键瓶颈。
物流和仓储成本高得惊人
居然之家是这项工作的示范企业,曾引来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的考察。此前,他们也推出了“回收旧家具按新产品成交额5%予以现金返还”的补贴方式。虽然销售额大增,但困难也超乎想象。该卖场原设想如果回收量大,可开一个二手家具交易市场,让旧家具发挥余热。但没想到在操作过程中,大部分回收的家具破烂不堪,根本无法再次销售。眼见回收仓库被填满,主管人员只好东托西托,请人帮忙免费将这些破家具清走。
去年底就参与家具“以旧换新”的集美家居更加尴尬,原本这家企业与二手商合作,上门为旧家具估值,然后按3倍价格发放消费券,为消费者以旧换新。但这种模式在实践中根本难以为继。集美副总裁沈耀俊坦陈:“物流和仓储成本比想象得要高很多,后来我们只有一边投资买货车、配司机、招工人,在公司内部建立新的支持体系;另一边自己承担垃圾处理的费用。光这两项,集美一年的花费需要至少1000万元”。
这两家企业经历的尴尬,显然是未来北京推行家具“以旧换新”无法回避的难题。北京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家具“以旧换新”有可能会延续家电的政策思路,联合几家规模较大的零售卖场,将几大类常用家具作为“以旧换新”品类,按新产品成交额百分比进行补贴,并设置上限。企业“倒贴”引尴尬
但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直补办法固然可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但回收的家具若无法二次销售,无法无害化处理,将会给企业带来“倒贴”的尴尬,因为分类后的旧家具无论是送到二手市场还是再加工企业,都必须产生一笔不菲的费用。因此建议政府方面最好能建立一个回收的运送体系。这项工作投资大、协调性要求高,光靠企业力量是难以完成的。
中国林业科学院木业研究所木材加工首席专家于文吉表示,从技术角度来说,木质废旧家具进行再利用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说,板材保存比较好的家具除去五金、塑料配件后,经除污、去缺、修补等处理后可采用以大改小、以厚改薄的方式改制;实木家具中的木材可以作为沙发等家具的内部支撑材料,也可制拼成桌椅的主要受力部件。即使无法将这些板材利用,还可通过粉碎后重新制成人造板,再循环运用到家具生产中。
政府应出台实际的支持政策
“假如以上方式都无法处理,就粉碎后卖给热电厂作燃料使用。”国家木材节约中心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陶以明也表示应把处理的眼光放得更宽些。在采访中,大部分专家认为,在集中回收中,政府应该多给企业创造条件。
据了解,废旧家具的再利用问题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主要是成本过高的问题,若缺少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家具以原料形式实现循环很难成为现实。据了解,国内对废旧家具进行再加工利用的企业非常少,北京以及周边地区更是屈指可数,旧家具要进入再利用环节,缺少实际的承接点。
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表示,国内几乎没有成熟的回收旧家具企业,即便有,也集中在北京、上海几座大城市。他还指出,按照家具木材的性质来分类,需要有专门的处理机器、运输和仓储等,还要考虑到防火,一旦某个环节没能把握好,就会出现库管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
正因为难题很多,北京市商务委服务交易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项工作仍处于上报阶段,即便开展,也是在部分区域做试点。不过记者从北京家具行业获悉,近几年北京家具业平均增速为20%~25%,即使是受房地产调控影响,2011年北京市场家具销售额增速也在15%左右,达到了280亿元。正是这280亿元,给家具企业带来很多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