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价格优势,广告促销和人员推广这三板利斧,四川家具企业早些年在尚未成熟的三级市场攻城略地,战无不胜。现在,人民币对内贬值,导致的原料上涨,人工上涨。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营销政策投入持续攀升,价格战愈演愈烈。企业数量过剩,导致新市场开发日益艰难,独立店、自营大店、电子商务、社区店等新渠道也开始暴露出自己的不足。很多沿海企业,开始由外销转向内销,重心也开始下沉到三级市场,不断蚕食着三级市场的份额。四川的家具企业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部分企业的销量逐渐萎缩,经营状况开始恶化,越来越多的老板在谋求转型。
“2012”也许真的来了。家具行业爆发式的增长已经成为历史,整个行业也将从成长期步入成熟期。简单产品上的模仿、营销上的复制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竞争形势。那我们怎样能挤上诺亚方舟呢?
首先必须塑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选择好的口岸,是为了消费者能够方便的找到产品;精致的装修、配饰是为了烘托产品的效果,强有力的终端推广,是为了显示产品的价值、促进实质交易。归根结底,一切的营销手段都是为了产品。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让产品自己说话呢?
业内有一句话:“内地学沿海、沿海学国外”。似乎很多企业已经习惯了“买方案”。变个图案,换个装饰件,改种颜色,很多工厂每年都在出很多山寨版的“新品”,很多专卖店年年都在重新装修。但却只有很少的产品存活,成为经典的就更少了。也就无从谈起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了。可能有老板会说:开发新品,那得请多少设计师,得花多少钱,做出来的产品能卖吗?我干嘛不找现成的,没有开发成本,也没有市场风险。似乎这一切都理所当然了。“山寨产品”在一定的时期固然也能生存,但是消费者终究会回归理性。
苹果手机和平板电脑之所以畅销,在于它拥有数量庞大的应用程序,可以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家具产品要具备核心竞争力,没有那么复杂。只要问自己几个问题,即可构造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你的产品色彩和款式符合当前的主流家装风格吗?你的产品使用功能,能满足现在人的生活方式吗?,你在产品在使用中的舒适度如何?你的产品在使用中会不会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影响,安全性高吗?
其次,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行业,很多公司都在讲。家具行业也是如此,但真正把人当成资源来开发的却没有几家。家具行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历程大都雷同:一个木匠,带着几个同乡亲朋,吃了很多苦,付出了很多心血,才将企业做到了一定的规模。但问题也随之产生,老的一批创业元老,已经不能支撑公司的良性发展,而新的管理层又没有培养出来,空降的又水土不服。于是部分企业开始原地踏步,甚至开始下滑。
有的企业,也开始设立培训部门对企业员工进行系统培训;有的企业,尝试着和一些咨询公司开始合作,构建新的管理体系,开始塑造企业的文化;也有的企业,开始为员工买社保,试图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减少流失率。但现在家具行业出现的用工荒,却是不争的事实。从一线的生产工人、营销人员;到公司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每年家具企业都要进行大规模的招聘,涉及众多的岗位。是现在的人忠诚度下降了吗?还是公司的管理者对用人的思维有待转变。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不是一个停留在嘴上口号。 而是体现在管理体系上的人文主义关怀。营造好的工作场所,使员工的人生安全得以保障、不受职业病的困扰;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使员工劳有所获,老有所依;合理的培训和晋级机制,使员工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而要构建这样的管理体系,企业的负责人就必须打破现有的用人思维。从任人唯亲、唯“忠”,到任人唯贤、唯德;从怀疑一切到适当信任;从事必躬亲、处处控制到抓大放小、适当授权。以同理感、共情心对待员工。
最后要重塑品牌形象。早些年四川家具企业凭借价格的优势,在三四级市场呼风唤雨,一场促销下来,卖个几十万、几百万的货很正常。现在很多企业都感觉,以往的促销手段不灵了。不管是什么“零利润”,还是什么“总裁签售”,或是什么“价格极限,二十年一遇”,统统都已经吸引不了消费者了。消费者好像已经得了促销麻木症了。现在很多四川家具企业都请了代言人,也请了策划公司进行VI设计。也做了一些宣传广告。期望以此提高品牌价值,走出价格战的怪圈。成功的企业却是屈指可数。
一个企业的品牌形象,不单纯的是体现在的请代言人与做广告上面。投广告只能解决品牌知名度的问题。一个企业的品牌形象是由企业员工,经销商,供应商、消费者四者决定的。企业要塑造好的品牌形象,就必须处理好四者之间的关系。四者的关系处理顺畅了,企业的成长自然就顺畅了。
写到此,可能很多老板会说,做这些事情都得花不少钱啊?可是我现在要说“诺亚方舟的票价”是很贵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