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检测标准各异无权威 环保演变成为认证秀

   日期:2012-09-10     来源:南方日报    评论:0    

标准不同检测结果各异

“秀”认证,已经成为促进销售的必要形式。据受访业内人士透露,市面上各式各样的认证有含金量高低之分,有的企业已拥有最高规格的国家级别认证,如质量免检证书、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即“十环认证”)等。

“国内大大小小有数以百计的环保认证机构,其注册资本只需300万元,门槛很低。”随着环保家具市场的逐渐形成,某些企业提供的证书肯定有“不靠谱”嫌疑,如有的认证是企业自制的,也有的是花钱买来的,或由某些不具备认证资格的机构开具的等。

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检测中心副主任张慧告诉记者,在家具环保认证方面,国家并没有强制认证规定,而是采取自愿的原则,所以市场上环保认证相对来说较为混乱。

她介绍,当前业内较为认可的环保认证,除了国际通用的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之外,就是“十环认证”以及“CQC质量环保产品”认证。两者均为具备官方性质的正规认证标志,前者由国家环保部和财政部共同倡导和颁发的,是国内最高级别的环保产品认证,在政府采购的项目中,可优先采购获得该认证的产品。后者则是国内仅次于“十环认证”的权威质量环保性认证标志。

张慧进一步解释,按不同的标准检测的家具,甲醛合格与否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她举例称,曾经接过消费者的问询,称家里新装的地板气味很大,但地板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写明甲醛含量合格,因此消费者怀疑厂家的检测报告是伪造的。随后经过检测机构的检测后,该地板的甲醛确实符合国家标准,但根据十环标准进行检测,其VOC有害化学物质指标却是超标了。

同时,2005年10月1日,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强制性规定必须在家具使用说明书上对材料、涂料中有毒或放射性物质等的控制指标予以说明。因此,家具使用说明书也是消费者可用于判定所购家具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的重要依据。

“全产业链都达标了,才能实现环保”

■行业声音

“全产业链都达标了,才能实现环保”

据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介绍,目前国内尚未颁布环保家具认证标准,因此,还没有一种家具是严格意义上的“环保家具”。

如此说来,由于环保宣传的笼统,导致许多消费者在家居环保观念上存在误区,也使一些商家有机会利用环保概念“浑水摸鱼”。

解决家具污染尚存难点

“发展环保家具是正规家具企业的前进方向。但有的时候,我们也很无奈。”仁豪家具总经理助理张海荣表示,几乎所有家具企业的原材料是外部采购得来,而企业对原材料也只能采取抽样检验,一旦源头没有控制好质量,那么成品出问题的几率就很大了,“要做成环保家具,需要家具产业链从上到下的质量监控。”

潘国胜与张海荣持类似观点,他坦言,目前要做到从“原材料—加工—成品—流通”全产业链质量的有效监控,尚有难度,“哪一天,全产业链都达标了,家具才能实现真正的环保。”

如此说来,是否意味着“环保家具”仅仅是一个炒作的概念而已?

张慧表示,家具当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板材当中所含的甲醛含量。以甲醛为例,根据国家标准GB18580—2001,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要求为:E1级≤1.5mg/L,E2级≤5.0mg/L,E1级板可直接在室内使用,E2级板经饰面后可在室内使用。E级认证标准数值越大,甲醛含量越高,E0才能达得上环保标注。

但即便是E0级别的板材制作,也不是100%不含甲醛。E0只是说明板材当中的游离甲醛含量达标了,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但在家具的制作过程中,为了令板材更加结实耐用,通常还会加一些防潮剂和黏合剂,如此一来,整体家具不含甲醛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