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行业之“冰河世纪的大陆漂移”

   日期:2012-10-10     来源:深圳家具    作者:胡炼    评论:0    

品牌、渠道双优势

全友强化市场集中度

三是,全友在全国二、三级市场的“一骑绝尘”。全友已经走得太远,其企业综合实力与普通企业相较已不在几个重量级,要追上全友,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事实上,过份紧跟全友步伐、全面学习全友做法的企业都感觉相当的难受——在光景如此不好的年份,大家都在依靠多年的积累勉强前行,甚至有企业开始用以本伤人的方式博市场,这种情况下,如同在大家后面放了一头老虎,相较有点点优势的人都不会落入虎口。

全友为何能办到“一枝独秀”,某四川大型企业总经理分析,全友有两大优势,其它企业只能望其项背,一是强大的渠道管理能力“换个话说,全友的经销商已经被套牢了。打个比喻,你都打土豪、分田地、闹起义什么事都干完了,革命一转入低潮期,你也就只有上井岗山一条路了。不上山肯定死,跟着上山,或许还有活路一条。”二是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中国家具行业,如果要有品牌之说,那就只有全友一个算得上是品牌,他为消费者熟知。每一个经销商在想要换牌的时候,都得好好想一想,在我代理这个牌子的时候,投入了多少宣传成本,现在如果不做了,牌子给别人了,这真金白银换来的品牌影响力就没有了——唯有全友的品牌是可以真正估值的,这个无形的资产足够让经销商在忠诚上加一砝码。

小厂商:屌丝的非完美逆袭

如果说大厂商是“高富帅”,那么小厂商就只能算是“丝”了。2008年-2009年,四川企业随经济发烧而膨胀,尤以大企业发展为最快,中型企业则拿地不少改进颇多,但中小型企业则步伐相对较缓,实在是名不见经传。

不过到了今年,经济下行,行情多变,一池春水成混水,这恰恰给了普通的2B青年以奋进到新阶层的机会。为什么会有机会?“原来的大蛋糕全被大企业包揽完了,现在大企业力量不够,包不完了,于是蛋糕粉粉掉下来了,小企业就是捡点掉下来的粉粉,也会长肥点的。”某四川大型软体企业营销总监这样形容。

业绩陡然上升

小企业要戒浮躁

从宏观市场来讲,其实和所谓“口红效应”分不开,经济萧条期,口袋羞涩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停止对豪华品,非必需品的购买,即使是必需品也对价格更加敏感。在这种情况下,产品价格便宜、经销商加盟门槛低、优惠政策多的小企业吸引了一大批经销商转项,——“大号正在不断掉粉”,这“掉”下来的粉丝,他们跑小企业去了。“为什么我要到小企业来,因为一下子就没有了压力。”有经销商如此坦言。

显然,对于这类小企业来说,这是一次“逆袭”——是困境中的成功突围,但是并不完美,有的甚至为下一步发展,埋入了太大隐患。

例如,因为小企业招商政策较大企业更优惠,尤其是装修支持力度更大,为此有的区域代理或相关员工就和与厂商所在地千里之外的经销商勾结起来,通过换牌不换货的方式,骗取企业装修支持款。对于经销商而言,倒是乐得多了一次免费装修的机会,但是对于厂商来说,则只是花了大价钱获得了浮夸的业绩。

而北方一个小企业的销售经理向记者提及其目前情况就断言是“表面红火,越做越亏”,按其描述,今年厂里一直加班加点生产,呈购销两旺态势,但为什么会有如此悲观预期?因为企业负责人素质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对企业成本把握不准,只看到了企业销售红火的一面,却对企业经营成本的上涨不够敏感,“这样的做法到年末一算,就会傻眼。”

只为赚钱不图口碑

小企业拒绝长大

还有哪种小企业博“出位”了呢?有一种企业特殊之处表现在产品生产和渠道建设上,一方面其产品主要是“山寨”大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也有一部份是根据大企业的主流系列自主研发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去向大多是大厂商的专卖店,其品类是小件和沙发。另一方面,这种企业没有自己的渠道,主要是与“大企业”经销商结交,将自己的货卖给他们,并指导他们如何将货品与大企业主流产品搭配起来,而且相比大企业同类产品则卖得更低,此谓“混货”。大厂商对如此伤害自己利益的行为相当愤慨,但也非常无奈,因为市场的确不好,经销商也难,你一逼经销商就跑了。当然大厂商也曾有过严厉的处罚行为,但是这类“丝”企业自然有自己的对策,他对经销商拍着胸脯说,“不要怕,大厂罚多少款,我赔多少钱。”

这种小企业其实是让人鄙夷的,用大企业职业经理人的话来说“这种小企业不叫企业,他们的老板只是商人,不是企业家。”为何只能称其为商人?因为他们只想赚钱,而不顾企业的发展,行业的进步:一般主流家具企业在业绩上升后都会殚精竭虑如何把企业做大,明显的就是买地扩厂房,买设备扩生产,但是这种企业他们并不愿意投入这类固定资产,让人觉得随时都在卷了钱袋,拍拍屁股走人。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