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与少的哲学与美学 家具展部分创意设计赏析

   日期:2012-10-23     来源:深圳家具    作者:李素    评论:0    
核心提示:“少即是多(Lessismore)是由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但又绝不是简单得像白纸一张,让你觉得空洞无物,根本就没有设计。

“少即是多(Lessismore)是由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但又绝不是简单得像白纸一张,让你觉得空洞无物,根本就没有设计。

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由于形式上的精简,容易模仿,因此很快影响到世界各地,也影响了其它领域的设计。因此称为「国际风格」。

少即是多是针对在建筑艺术处理上的。主张技术与艺术想统一,利用新材料心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提倡精确、完美的艺术效果。

现代,家具设计也在践行着这种“少即是多”的完美艺术。

关于【多少】

作为一个设计品牌,“多少”以最简短的词组在提问并提醒着,提问我们是要丰还是简,提醒我们是要本还是末。心态与形态的关联是“多少”要表达的可能性,她既中庸又特异,正如我们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

作品介绍

作品一【三人行】坐墩和几

 

三人行必有我师,有动感的有机形态,且给予了多用途的功能,里面包含的数学之美。

作品二:【老毛】墩子

 

所有喧嚣辉煌荣辱褒贬沉淀之中的动态的平衡似乎就是“老毛”这么一个普通而中性的称谓。用一个曾经非凡的轮廓置换出来一件平凡的用品,反复批判的结果才可能是个理性的状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轮廓,当然也有轮廓里面的思想。天生不同的轮廓注定天赋不同的思想,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墩子。坐在自己的头上你会想什么?

作品三:【孔雀】椅子

 

这个设计是源自对设计逻辑的探讨。主题是设计可变形,可叠加,多功能,适合大批量生产,模块化,可延展,平板包装,人体工学等8项限制的家居用品。事实上是试图将工业化产品和个性化产品的大部分属性强加在一个“东西”上面,这里我只能用“东西”来形容了,因为它既不是产品也不是作品。其过程是意外的,并没有因为限制的严格而导致设计的滞障,反而非常迅速的得到了上面的结果。这好比一个多重条件的交集,精准而理性。让我感到的是极端的逻辑之美。极多造型制造的感性与极简模块制造的理性完全融合成为这只孔雀。这是我最早期的家具设计之一,幸亏它一直没有飞起来。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