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家园倒闭说起 过度膨胀导致畸形生态链

   日期:2013-02-21     来源:《中国商界》 杂志    评论:0    
核心提示: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东方家园等家居建材商场的全国性门店倒闭是必然的。“中国家居建材卖场已经连续很多年始终保持一个姿势——加速扩张。”北京市场协会家居市场分会秘书长刘晨说,家居建材行业曾十多年维持20%-30%的年增长率不变,即便在金融危机之后仍一度自诩为“朝阳行业”,家居卖场也从未停止过“膨胀”。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东方家园等家居建材商场的全国性门店倒闭是必然的。

“中国家居建材卖场已经连续很多年始终保持一个姿势——加速扩张。”北京市场协会家居市场分会秘书长刘晨说,家居建材行业曾十多年维持20%-30%的年增长率不变,即便在金融危机之后仍一度自诩为“朝阳行业”,家居卖场也从未停止过“膨胀”。

来自中国家具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按行业标准1万平方米年销售1亿元来计算,2011年家具建材行业实现年销售额约2000亿元。也就是说,2000万平方米的卖场面积就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而目前国内家居卖场的总面积已超过5000万平方米,如果未来行业的走势不发生变化,有超过50%的卖场面积属于绝对过剩。

以杭州地区为例,2010年末,杭州家居卖场的面积就达到了112万平方米,“平均两个人要养活一个平方米的卖场。”而在主城九区700万人口的重庆,目前拥有家居卖场近300万平方米,而上海的家居建材销售面积则超过340万平方米。

如此过剩的卖场直接导致的是业绩亏损。在常州,包括戴胜木门的经销商告诉记者,过去一年来,在红星美凯龙能赚到钱的商户已几乎没有。但为何每次红星美凯龙这种新扩张的商场总能赢来商户的“买单”呢?

“家居建材卖场已是一种畸形的生态模式。”出走常州飞龙红星美凯龙商场的一位不愿具名的瓷砖企业经销商如是说。

该经销商告诉记者,2008年前后,不只是北京,全国都开出很多家居建材卖场,它们既招生产商,也招经销商。一部分企业意识到其中的风险,陆续撤了出来。目前,大多数生产商都不在商场里经营,而是将产品交给经销商代理。

但普遍的多数中小经销商却成为两难的受害者。据介绍,国内家居建材卖场的商业模式主要为收取房租和管理费,比如居然之家,租金部分根据铺位位置固定收取,而管理费则是按照该门店的销售额收取一定比例,通常是一个点,但在销售高峰5月和10月为两个点。与进驻的经销商相比,商场方往往处于强势地位,收入能够“旱涝保收”。

“每个门店有一个老板,整个商场又有一个老板,商场的老板希望经销商互相争夺地盘,提高租金收入;而经销商想着拉拢客户,发起价格战。所以,这两者并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一般而言,家居建材企业大部分为小微企业,但在国内却参差不齐,数量繁多,由此想求发展的小微企业都希望能进入大型家居建材卖场做品牌形象。 “卖不卖得动另说,品牌形象是首位。品牌起来了,价格利润就能提升。”戴胜木门经销商陈晓江告诉记者,但原本几家卖场就够了,几年间却多出几倍,数量一多,一个品牌不仅需要下设多个代理,原本说好大家都做10个点的利润,但常常因为商场突然搞活动,只做5个点,再来一家,直接拉低至3个点。卖场之间的恶性竞争就让品牌经销商的亏损持续拉大。

“市场行情不错的时候,还能通过活动促销量勉强支撑,但随着越来越多新店业绩都不好,整个亏损就入不敷。但对于家居建材卖场而言,做大规模就能拥有话语权,坐收高租金。“此前比如红星美凯龙还会用心思在如何提高门店销售上,但近年来就只剩下开新店了。”一位经销商抱怨。

陈晓江透露,比如在红星美凯龙,不少品牌供应商还与卖场签有战略合作协议,需要跟随其扩张的脚步“南征北战”。只要一有新卖场开出,该品牌就必须入驻。而“变态”之处在于,如果这家供应商拒绝进入某家卖场犄角旮旯的摊位,那么,它也就不能获得另一家商场“又红又正”的门店。

而诚如陈晓江所言,对于家居建材卖场的“绑架”,好多商家却是“敢怒不敢言”,主要是为了确保全国其他门店体系的生意。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孟国强也告诉记者,家居建材大卖场近年来的无序扩张,使得经销商已经跟不上大卖场的速度,大企业之间相互恶性竞争。

实际上,在恶性竞争下,外资巨头百安居在中国已经连续6年亏损。3年前开始席卷百安居的关店潮至今仍未停止。去年年初,百安居关闭南京一家店面后,百安居中国店面数量由巅峰时的63家缩减至40家。

但外资连连退缩,红星、居然等本土家居建材商却越发攻势迅猛。孟国强表示,国内大型品牌卖场不可能看不到这其中的问题,但一方面,他们超预期强烈,认为自己可以挤掉别人。另一方面,也有储地的计划,他们可以在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中,便宜地拿到土地。而最主因在于以门店规模数支撑实现上市计划。 “家居建材商场本身亏损,但是可以从资本市场获利。”

而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家居卖场和经销商的矛盾几乎每年都在全国各地频繁上演,粗放式的运营管理使得企业与商户之间的纠纷越来越多,合作多年的商户不堪承受日益高涨的租金而被迫撤离商场。

“以规模的粗浅方式冲击资本市场,即使成功,那么寿命也肯定是短暂的。”业内人士表示,东方家园的例子已经警示行业,家居建材市场的盲目扩张和上游产能过剩已使得卖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尤其是在当前产业上游的房地产经历“寒冬”之时,若国内建材家居商场继续无节制地扩张发展,恐将整个行业引入覆辙。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