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家居起源地悄然转身 市民仍惦记马甸商圈

   日期:2013-03-01     来源:新京报    评论:0    

地理回忆

家居发展带动了城市面貌改变——木子,80后,北京人

对于老宜家,我印象很深刻。当时这种体验式的消费方式在北京是第一家,我们家就住在六铺炕附近,有事没事小区里的居民都喜欢去里面转转。还可以在那聊天喝茶,小吃饮料价格也很实惠,冬天进去,工作人员还会递上一杯热茶。当时老宜家吸引了很多人,堵车也堵得很严重。

福丽特北边的黄寺大街,原来特别窄,两辆车相向而行要减速慢行才能错过身,西段的街南是临时建筑,门牌号码都没有,现在的宽度是以前的一倍。这个位置的家居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面貌的变化,很难说谁影响了谁,虽然城市日新月异,以人文角度看城市变迁,也会发掘很有意思的内容。

 

 位于德胜门附近的百姓家装市场早已不在

没有以前热闹了——刘女士,60后,北京人

我们是最早进入福丽特家居城的摊主。当时北京能够消费家居产品的地方不多。当时在北土城还有一个熊猫环岛,也非常出名,老百姓去的也多,后来奥运会以前拆了。

当年宜家撤走,我们这确实感觉受到影响,没有以前热闹了,越来越多的家居卖场出现,马甸有点儿被比下去的感觉。但对于许多老北京人来说,在印象里这也是家居消费的“圣地”,冲着这点感情,很多人也不太想离开这里。

地理溯源

商业模式的转变影响商圈变迁

2000年以后,家居行业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商业模式不断进步,消费者家居消费理念不断成熟,玉泉营、十里河、北四环等家居商圈陆续出现。

这时家居商圈所需重要因素发生着微妙变化:交通固然要便利,但是为了承载更多的商家和客流,可以规模发展的大面积,成为家居商圈形成的首要因素。有车族的兴起,是否有足够停车位、是否可以云集建材、家具、家装等多种形式家居品牌,成为消费者关心的因素。

2006年,宜家家居移址北四环,虽然有多种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马甸地区有限的发展空间和停车位,成为宜家迁出的主要原因。这对福丽特家居市场也造成一定的冲击。有业内人士分析,马甸地区虽然交通便利,但因位于交通枢纽,不利于连片发展,再加上昂贵的租金和较少的停车位,似乎不再风光,成为脚步迟缓的没落贵族。

业内人士分析,德胜门家装市场关闭和马甸市场的没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面积太小,承载不了庞大的市场需求;场地简陋,不能迎合企业快速发展的业务范畴,且无法提供大规模的体验式的家居消费模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