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家具商会、广东省家具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2012广东家具产业发展状况及2013年展望报告。此报告在广东省统计局、广州海关的支持下完成,将有利于行业企业进行战略预测与判断。
一、2012年广东省家具产业回顾
2012年,我省家具产品产量共计12,925.49万件,累计比上年同期减少8.6%,占全国家具产品总产量的19.75%,同比减少3.5%,总产值3,380亿元,同比增长约15%。全省家具行业工业增加值共计304.16亿元,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8.2%。全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共计1,162.73亿元,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6.4%。出口及进口方面数据如下:
(一)家具出口:2012年,我省家具出口数量仅占全国的6.98%,而金额占53.29%。其中,木竹家具出口实物量6,518.33万件,比上年同期下降5.84 %,占全国木竹家具出口总量的32.62%。出口金额56.74亿美元,同比增长7.8%,占全国木竹家具出口总金额47.64%。我省家具出口总量下降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两个方面:其一,国际经济形势疲软造成一些国家的家具进口实物量减少,加上国际家具市场竞争激烈,东南亚部分国家凭借其劳动力成本及土地优势,吸引各国家具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此外,东南亚国家和国内一些家具企业采用低价出口抢占市场份额。但是,在总量下降的情况下,我省家具产品的销售价格在内销与出口两方面都出现同比升高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其一,2012年以来,家具产业原材料采购、劳动力资源、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成本上升,造成成品销售金额上涨;其二,广东家具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之后,逐渐向品牌化、技术化、人性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产品附加值得到较大提高,进而推高产品销售金额。
(二)家具进口:2012年,我省木竹家具进口数量和金额比上年分别增长0.46 %和2.45 %,进口形势基本稳定,小幅增长。
负责此次统计工作的广东省家具商会、广东省家具产业研究院专家顾问陈水合教授向记者表示,欧债危机、新环保标准和汇率变动,以及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将外需出口市场压缩的越来越小,造成家具出口数量减少;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控、原材料涨价、人工成本增加、利润空间收缩,给家具内销企业带来了严峻考验。与此同时,家具品牌竞争、营销多元化、产品设计、企业成本方面的变化,进一步促动了家具行业变局的来临。从统计数据看出,2012年全省家具产品产量占全国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整体仍保持全国龙头地位。
二、2013年广东省家具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下游产业链,家具行业与房地产业的发展紧密相关。今年以来,房地产业“量价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67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2.8%,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6.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583亿元,增长23.4%,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7%。房屋新开工面积23,001万平方米,增长14.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7,431万平方米,增长17.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4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5%,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47.7%。除商品房销售呈现回暖趋势之外,全国保障房建设也成为未来刺激家具消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继去年开工建设700万套保障房任务目标完成后,2013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任务是基本建成460万套,新开工600万套。
(一)木材加工产品:今年1-2月,我省木材加工产品受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的影响,实现全面增长,尤其是近两年来一直大幅度下降的木质家具以及与木质家具相关的人造板表面装饰板产量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7.5%和50.2%。我省规格以上木材加工企业的产值达到398.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69%,其中,木材加工、人造板、木制品、木质家具和造纸业同比分别增长23.9%、19.67%、28.51%、14.86%和14.51%。这几年来一直以超过30%下降的实木复合地板由于出口增长的拉动,更是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2%,涨幅显著。
(二)木竹家具产品进出口:今年以来,我省家具进出口持续回暖,加之国内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好转迹象,家具行业景气度今年有望继续回升。1月,全省木竹家具进口4.22万件,比上年同期增幅396.47%,总金额444.08万美元,增幅83.53%。全省木竹家具出口583.65万件,比上年同期增幅7.47%,总金额63,738.27万美元,增幅50.37%。
广东省家具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江敬艳指出,从总体上看,我省家具行业今年开局情况较为乐观,行业恢复了较快发展。生产技术得到较大提高,企业更加重视新材料运用、环保、节能、智能、个性化和品牌。省内各类型家具工业园的建设发展加快,家具产业整体迈上新的台阶。随着家具市场竞争的日益充分,产业发展必然日益深化,“去产能化”、品牌战略、市场细分、零售模式转变等将是我省家具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广东家具产业在经过近几年的内外压力之后,面对新趋势、新局面,将会向更加的理性、更加有秩序的方向迈进。围绕核心竞争力来开展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企业未来发展之路,要在技术、管理、品牌、渠道上创新,稳中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