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行业争打环保牌 绿色环保认证可以花钱买

   日期:2013-05-08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评论:0    

家具产品绿色环保认证须辨真伪

购买绿色产品要认准十环标志

北京家具协会秘书长于秀苏告诉记者,现在家具市场上的绿色环保认证大多是由一些行业协会、学会、促进会等颁发的,这些机构是否有正规备案,其做出的环保认证是否真实可信等都有待商榷。

据于秀苏介绍,目前行业内较受认可的环保认证,除了国际上通用的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之外,就是“十环认证”以及“CQC质量环保产品认证”(见右上图)。“十环认证”是由国家环保部倡导和颁发的,是国内最高级别的环保产品认证,在政府采购的项目中,可优先采购获得该认证的产品;“CQC质量环保产品认证”能对产品的环境质量做出全面评价。

目前,一些商家鼓吹自己的产品是绿色产品,其依据就是符合国标。“业内人士都知道,符合国标并不等同于绿色产品。国家标准只是家具进入市场的准入标准,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没有资格进入市场,而绿色环保产品的认证要求非常高。”于秀苏表示,商家把符合国家标准说成是绿色环保产品,有误导消费者之嫌。

另外,国家明文规定只有通过“十环认证”的产品才能称为“绿色产品”,如果厂家出示别的绿色产品认证,消费者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儿。

观点

请不要再忽悠消费者

孙 蔚

“忽悠”一词本是东北方言,随着赵本山的喜剧小品而红遍大江南北。忽悠就是利用语言,通过误导巧设陷阱,引人上钩,叫人上当,其本质是不择手段地坑蒙拐骗,但是与诈骗一词比较起来,忽悠显得比较温和,有一些调侃的意味。在许多商家看来,忽悠是一种高超的营销技巧。就家居行业而言,产品货不对板、商家宣传夸大其辞、质量不过关、环保性能不达标……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消费者,而在产品销售之初,若想顺顺利利地让消费者掏钱,都离不开商家的忽悠。

“家具建材行业有太多的潜规则和误导宣传,商家卖货就是下套,顾客买货就是挨宰,放心消费、明白消费咋就这么难!”这是许多消费者的由衷感叹。

近些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红火,以及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家居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与此同时,由于家居行业“大市场、小企业”的特点,行业发展不够成熟、规范,相关标准尚未完善,再加上消费者缺乏相关知识,使得家居类产品的投诉日渐增多,而消费纠纷比较集中、突出的问题就是商家的误导、虚假宣传。

由于一般消费者对家具建材等家居产品的鉴别能力较弱,缺乏相关知识,因此,家居行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相当严重,消费者很容易被商家的误导所迷惑。商家正是利用这一点,常常对消费者隐瞒实情,用五花八门的新概念把某些家居产品宣传得天花乱坠,使消费者丧失辨别能力。对于商家来说,这种“宰人”之道早已成为行业的潜规则。

商家在销售家居产品时的忽悠、误导,消费者辨别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其有一定的事实基础,却用言过其实、偷换概念、转移话题、虚假承诺等方式进行了一番包装。完全的谎言容易被人识破,而忽悠则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似是而非、貌似有理,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付出高额的代价为名不副实的产品埋单。

《消法》明确规定,不允许经营者对商品或服务做令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但在家居消费中,各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忽悠、误导仍令人防不胜防,许多消费者只有在事毕之后,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毋庸置疑,靠忽悠推销产品只能一时得逞,赚得一些眼前利益,绝不能赢得消费者长久的青睐,相信商家也十分明白这一点。企业若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最终还要靠实打实的产品和服务,依靠忽悠这种营销方式,只会让产品和品牌越来越远离市场主流,被人们所唾弃。为了行业的健康和谐,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请不要再忽悠消费者。

忽悠是市场不成熟、不规范的表现,我们相信随着企业发展逐渐走向理性、市场监管机制日益完善、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忽悠这种营销手法将逐渐被市场淘汰。我们期盼家居行业尽快规范、成熟起来,让人们能够放心消费、明白消费。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