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米兰 企业、设计师共谈2013米兰家具展

   日期:2013-06-09     来源:深圳家具报    作者:刘薇    评论:0    

“学得会”与“学不会”

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战略设计师 崔卓君

每次参观米兰展,我主要是从米兰展的产品家族、新产品的潮流趋势以及空间氛围营造三大方面去了解。

对于今年的米兰家具展,从产品家族上说,米兰展的产品已经固化下来,每年会适当的增加一些新产品,这些新产品大都是为了填补以往产品系统中的空白,也就是说产品家族和产品系统是米兰展大部分企业致力于建设的系统工程;

从颜色上说,去年柔美女性气质的白、粉色已经随着时间变迁为更加自然的色彩,苔藓绿、粉橘色、酱紫色、咖喱黄和大量的灰度色出现在产品表面,颜色的纯度虽然降低了,却更加能与室内外氛围相容;

从产品设计上,珍惜资源的利用,实木家具少之又少。意大利的企业对技术精益求精,支撑了产品设计可以突破原有的模式,如木包金属、波浪型柜面,都需要优良的五金件、新一代板材覆面技术的支持;

从空间氛围上,灯光的运用一年强于一年,一是不同造型风格的灯具作为一个重要的饰品点缀在客厅、餐厅和卧室的中心位置。二是灯光本身的用途更加灵活多变,衬托静谧的空间氛围。三是灯光成为产品本身的一部分,如灯光家具、镜类家具、柜体内部都广泛用到了灯光元素。

对于米兰展上频频被曝出的中文警示牌现象,我认为,米兰展总的来说还是宽容的,拍照还是被广泛允许的。少数企业提防亚洲人,主要是那些在国内已经有所建树的国际品牌。给人的感觉是米兰展的参展商依旧比较包容和开放,他们对中国市场还不甚了解,所以希望通过开放的姿态让更多第三世界市场的买家了解他们。

再一个可以给拍照的原因是意大利的品牌精于细节和系统设计,即使设计师抄去了一个款式,他也抄不去细节,抄不去系统。

这就是为什么我称之为“学得会”与“学不会”。此次参观米兰家具展,对于米兰家具展上的品牌而言,产品不是唯一的成功要素,围绕品牌的核心价值,打造产品家族,是国外大牌的必备要素,他们都有一个不变的东西。“人家一个柜子可以卖30年,我们的品牌一年一个款,款式一直在变,谁能记住我们?更重要的是,人家的产品有“胎记’,我们的产品则极少见。”这是需要国内的企业好好思考的问题。中国企业更多的是在做产品,极少在做品牌,这就要求企业系统建设、技术革新、潮流研究。未来十年,中国企业不能只做好产品的更新,更要培养出一批终端品牌。

学习米兰人追求细节的态度

拓璞家具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陈春华

每次参观米兰家具展,我主要从空间展示、主流厂家的风格走向、造型、比例、材料、色彩、五金、功能等方面观察,并从以上几个方面跟国内主流市场和厂家进行对比分析。

米兰家具展可以说是家具设计师们的殿堂,每年关于家具最新的设计、色彩、材料等都在此发布,对于今年的米兰家具展,陈春华认为流露出了几个关于家居潮流的趋势:

A、回归自然,采用自然的材质,自然的处理手法。如木材表面做植物油或表面做风干、炭化等自然化的处理;

B 、色彩上, 绿色和蓝色是一大趋势,Giorgetti、Porada等从软包配色,、空间配饰等方面体现了这一趋势;

C、人性化与实用性设计。展会上少了一些特别夸张、奢华的设计,多了一些贴心的设计,更加关注人的使用状态与使用需求,如沙发、椅子等包围性、流线性的设计;

D、定制衣帽间。大部分套房厂家都做了定制衣帽间,一般都具有开敞、通透的特点。

在米兰展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欧洲人对家具的态度,国外家具人每一个细节都追求完美。这不仅仅体现在家具产品本身,如功能、材料和细节处理,产品在整个展会期间的状态护理更是无微不至,如沙发抱枕、装饰物品摆放等。还有他们创新的思维,他们从造型、比例、材料、色彩、功能、细节、结构五金、使用方式等各个方面绞尽脑汁地进行创新,所以,设计出来的产品总是打破人们对某个产品固有的认识。

从这个方面说,我们创新的思维不改变,只是简单的去照搬,那我们的设计只会永远落后于人。通过参观此次米兰展,和业内人一起分享几个新发现:

A、国外“通透性”的设计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如将客厅和书房之间的墙壁打通,把衣柜的隔板打通、运用通透的玻璃,这些设计看似一点小小的变化,却能给人自由、开敞、舒适的生活体验;

B、米兰展上的中国设计令人印象深刻,引来了世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国设计走向世界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认为中国设计要想进一步被世界认可,就必须像品物流形、卢志荣的产品一样做走国际化设计之路。将米兰展与国内的展会相比较,国内的家具企业首先要改变创新思维,因为国内企业目前认为所谓的创新更多的或者仅仅是外观形体上的创新,能接受从造型、材料、色彩、功能等全方位创新的企业少之又少。就国内企业和市场来说,一下子全方位的改变,“休克式”的疗法确实不太可行,因为这与决策者、执行者的理念有关,相关的配套、市场接受度等都没达到相应层次。但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每个系列改变一点、每年改变一点,让量变引起质变。再则,企业对家具要有理想、有情怀,对环境、对社会、对消费者要有责任,真正地用心做家具,形成自己的品牌,而不是把家具当成纯粹赚钱的工具,采取短期的投机行为。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