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成都新会展国际会议中心,第十四届成都国际工业展览会会场人山人海,非常热闹。离会场几百米远的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2013中国居家产业发展与变革高峰论坛”却显得有些“冷”。与会代表不约而同地指出,家具行业目前窘境――中国家具市场正在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产能过剩现象日益突出,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在过剩时代,家具“川军”如何突围?
过剩
厂家可砍三分之一,卖场多出一半
家具“川军”面临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市场。
在国内,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回暖让家具业逐渐从房价调控的“寒冬”中复苏。四川省千禧家私大区经理何永滔表示虽然仍有很多消费者处于观望状态,但今年公司上半年销售就比2011年同期要好得多。
但家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东省家具行业协会会长王克认为,目前的家具工厂规模减少三分之一都没有问题,“家具工业园也有过热发展的态势,这么大一个工业园可能就招了一个龙头企业进来,给了很好的条件,但是环顾左右就我一家。”
家具企业同样要面临一个过剩的卖场。中国家具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按行业标准一万平方米年销售1亿元来计算,去年家具建材行业实现年销售额约2000亿元,2000万平方米的卖场面积就能满足市场需求,但目前国内家居卖场的总面积已超过4000万平方米,有50%的卖场面积过剩。
在成都双流、青白江、新都等地,动辄面积上百万平方米的家具卖场比比皆是,业内人士估算,两年内,成都已有、在建以及已经规划的家具卖场将达到2000万平方米的规模,而德国家具卖场总和才500万平方米。
四川省家具行业商会会长、成都八益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学茂也表示,尽管四川的家具由于市场建得比较早,自营市场建得比较多,分布比较广,而且针对的消费对象也比较准,但总的来讲仍然面临供大于求,很多家具出现滞销。“卖场一开始都能承诺一段时间的免租期、免费装修展厅等优惠条件,但时间久了才知道卖场给的不是馅饼而是陷阱,不少卖场将主要精力放在招商而不是后期运营上,而撤场的损失是很大的。”川内一家家具企业负责人表示。
国外市场又如何?四川省家具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成都市家具产值超过了700亿元,但出口仅仅超过一亿美元,“而且多是床垫等单件产品,量少,出口的也是东南亚国家等。”王学茂说。“国际家具市场也越来越不好做,家具不是现货现款交易,而是交付后一段时间再付款,面临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两方面压力。”成都凡顿家具有限公司营销经理冯俊鸿说。
出路
转型升级,抓住新消费群体
在企业家和行业协会领导人口中,转型升级成了关键词。
王学茂在温江的600亩商业用地,第一期投资12亿元,打造15万平方米包含一千个不同面积和风格的“家”,2014年正式开业,总投资将达到60亿元,占地面积606亩,建成后总规模超过100万平方米。“紧抓80后和90后们的个性需求,以往的家居卖场形式不能满足,”王学茂坦言,在过剩时代进行如此大手笔的投入,“压力大,也有风险,但创新总是要有人去做。”
冯俊鸿表示做内销最重要的是把准市场,其2009年进入成都市场时,中高端家具美式家具还比较少,这使得其能以每年60%左右的速度增长。但王学茂认为四川家具产业最主要的优势是在二三线的销售网络,更多的需要抓住新型城镇化中农民工变市民后的口味和需求,“这些都是巨大的刚性需求。”
帝标家具企划总监张云也认为二三线的家具市场潜力还未完全释放,“我们请专门的设计团队来适应这种需求。”张云表示帝标目前通过全面拓展产品线和提升品牌形象来实现转型升级。
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观察到,这两年定制家具正在兴起,个性化成为发展的趋势。消费者为了使家具的款式应用融入整体装修风格,不再满足于批量化生产的家具产品。这就要求家具企业顺势而变,紧随消费者心态进行转型,并且重视产品的原创设计与工艺的独特。
王克也支招,“家具企业需要先做强再做大,做大有风险,要循序渐进,市场是有限的,当你做到很大的时候,实际上随之而来的泡沫,在你盲目扩张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危机。”
对于家具企业热衷电子商务,王克却奉劝要冷静,“家具是一个耐用消费品,需要体验,电子商务还需要配送、安装、售后服务的问题,实体店不可掉以轻心。骨干企业可以带头做一些旗舰店、独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