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受丰厚利润的吸引,不少人蜂拥而上干起了板式家具;十五年后,板式家具成为一个重要的家居门类坚守在各大卖场的主流位置。这十五年的时间,板式 家具行业经历了从兴起到发展、再到繁荣的风光巨变,如今却因为生产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利润微薄而面临发展瓶颈,下一步怎么发展成为众多板式家具企业不得不思考的课题。
行业初兴群雄崛起
1995年前后,在传统的实木框式家具占主流之时,有一批家具企业较早的开始专业生产现代风格的板式家具。当时的企业无论是从南到北其板式生产设备、主要原材料、五金配件都要依赖进口,真正摸着其中门道并能持续办厂的企业实属凤毛麟角。正式由于行业初兴,品牌较少,市场供不应求,最早一批做板式家 具的企业都取得了丰硕的效益。
有了第一批成功的探路人,后期效仿的企业便络绎不绝。一位业内人士薛先生透露:“97、98年的时候,光明、华鹤等一些品牌就来找我们寻求合作,希 望我们做他们的代工。他们参观了工厂、考察了技术,后来因为一些具体事项没有谈妥,就不了了之了。但是事实证明他们是来投石问路的,不久新产品就上市 了。”
让这些企业迫不及待生产板式家具的直接原因是赚钱快、利润丰厚。薛先生告诉记者,当初他在玉泉营东方家园家具广场的一个店面单月的销售额就能超过 100万。十年前的100万绝对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可见企业从中获得的利润也十分可观。正因为如此,板式家具企业的队伍逐年壮大,在上世纪90年代 末、本世纪初达到鼎盛时期。
竞争激烈利润微薄
在板式家具发展的大浪潮中坚持下来的便成为了行业中的品牌。如今在各大卖场,光是北方的板式家具品牌就有十几家,加上南方的一些品牌足足超过了二十家,占据了家具展厅的绝大部分位置。
与十几年前相比,整个板式家具生产行业已经发生了本质的转变:板式家具生产技术日趋成熟,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到买方市场,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大都已国 产化,且生产透明、利润减少。如果说十五年前发展结果是国内家具把一些洋家具赶出中国市场,那么今天的竞争就是一场无情的内战,企业依据市场规律进行优胜 劣汰。
随着板式家具品牌逐渐增多,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加上去年家居行业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外销型家具企业转战内销市场,板式家具行业竞 争激烈,被迫打起了“价格战”的。尤其是在五一、十一节假日期间,前几年的8.8折、9折促销底线今年已经下滑到了7.8折、8折,参与低价促销不乏一些 主流品牌,企业的利润明显缩水。
与此同时,家居卖场昂贵的租金进一步摊薄了板式家具企业的利润。据业内人士透露,一般一个板式家具店面面积需要在250平米以上,一个月租金至少要10万元。换句话说,一个店面每个月盈利必须超过十万才能生存下去。由此可见,今天赚板式家具的钱比十五年前艰巨得多。
寻找差异开辟蓝海
在整个板式家具行业都在感叹利润太薄之时,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寻找蓝海。耐特利尔的板式家具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道路——瞄准80后,打造能变的板式家 具。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色彩、结构、功能上进行多种选择和组合,满足了个性化的需求。在耐特利尔看来,这种能变的家具至少还能领跑行业五年不过 时。绿之岛家具则在今年推出了“白领生活”、“提香草堂”、“执爱”三个针对不同群体的新品,以求与同行之间错位经营。
“板式赚钱快,但是如果大家总是在一个碗里抢饭吃,总有一天会没有饭吃。”百强家具董事长陈晓太就带领企业从厮杀声一片的红海腾出手另辟蹊径,除了经营中低端定位的板式家具欧福莱,还推出了实木家具和真皮沙发,降低了企业在板式家具领域竞争的风险。
在北京市场协会秘书长看来,板式家具要谋取长远的发展,企业就应该研究消费市场、错位经营。“如果大家都做同样的事情,真正能成功的就一两个人,剩 下的都属于陪衬了。”刘晨建议板式家具企业应在产品、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走出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朱长岭也认为,板式家具的发 展理念应与时俱进,充分围绕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研发,比如提供定制化服务、网购方式等,充分挖掘板式家具行业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