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不同于家电,体积和重量大,有时候搬运费甚至比收购旧家具的费用高。况且不同于早期的实木家具,现在的板材家具,只要一拆散,就没有多大的使用价值。不少家具都是刨花板和中纤板,里面都是碎木屑和胶水,材料本身不值钱。
居然之家表示,卖场回收来的旧家具,累积到一定规模后,才交由回收公司进行拆解,对可用零件进行再利用。
目前尚未参与“以旧换新”服务的某家具广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亦有过开展“以旧换新”的想法,但是受困于当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前景尚不明确,对旧家具后续处理的问题有一定担忧,因此,他们仍处于观望状态。
出路——建立回收机制,实现资源化利用
根据一项消费者心态调查显示,九成消费者对家具“以旧换新”政策出台抱有强烈期待的态度。不难想象,如果家具也像家电一样推广“以旧换新”政策,必然刺激消费增长。
商务部曾表示,如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根据家电以旧换新的经验,将能额外拉动约15%的终端消费,家具内销增长率将能达到35%。除此之外,资源的可循环利用获取的环保效益也很可观。像这样的好事,在全国大部分城市全面铺开还欠缺多少火候?
以旧换新欠缺政策东风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自行推广以旧换新值得倡导。没有政策的配套支持,家具回收仅依靠卖场实行,难免乱象丛生,无法持续很长时间。最终旧家具流向何处?是否由有资质的回收中心进行回收和拆解都无法追踪,是否能达到环保目的?
北京去年刚试行以旧换新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由旧家具拆解工作而引发的问题较多,如旧家具的流向、看管以及随二次消费所产生的环保等问题。为了真正实现惠民,今年北京市发布了《2013年家具以旧换新实施办法》。在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后,新一轮家具以旧换活动时间为7月1日~12月31日,为期半年。
摆在榕城各大家具卖场面前的问题是“以旧换新”的政策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运作还不成熟,而具体落地到福州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福州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目前由政府开展以“旧换新”补贴的时机还不成熟。先撇开补贴资金来源不谈,在具体实施方面,涉及的问题繁杂。针对哪些品牌开展这项福利性活动,涵盖全部品牌是不可能的,是针对卖场还是品牌开展,都需要进行招投标。回收拆解企业也得进行必要的招投标。同时,保证以旧换新补贴真正落入百姓口袋,避免被企业挪用或骗取也是一个问题。
而对于企业来说,如果由政府发放补贴应该会受欢迎。但是家具毕竟不比家电,不仅需要企业拥有够大的存储空间,还得支付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对实行回收的企业来说是否划得来?一位福州家具商在北京也经营着家具生意,他认为“如果实行以旧换新,还需要政府出台指导细则。举例来说,北京市规定以旧换新的家具为可移动的四类家具,但在实行过程中如何明确家具种类让人困惑。
翻新家具不能一禁了之
这些还只是回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回收后家具如何处理也是一定重要的问题。消费者担忧的是,回收的旧家具最终会不会被商家翻新,以次充好,流入一手市场。
北京市已明确回收的家具必须进行拆解,禁止翻新家具流入一手市场。对于旧家具能否翻新,环保人士认为,不应一杆子“打死”翻新家具,毕竟翻新也是一种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式。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家具产销量的增长,我国城市每年产生的各类废旧木材超过8500万吨。木材的综合利用率还远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在废旧木材的循环利用方面发展潜力巨大。
二手木质家具材料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扩大人造板生产原材料的来源,解决木材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资源的浪费。相关专家表示,“木材的重复使用以及拥有环保设计、使用再生材料的家具将会越来越多。”
亟待建立回收产业链
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负责人李先生表示:“旧家具中的皮革、人造革、金属、漆面、沙发的填充物等等,都是潜在的污染物。”
实行家具以旧换新是好事,但关键问题是回收的家具如何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家具“以旧换新”要形成规模和发挥实际作用,需要建立一个旧家具回收产业链。“除了专门的家具回收处理中心,保证旧家具的集中回收外,还需要对旧家具进行分区拆解,并分类进行有效的循环利用,建立一个统一的二次分销平台,这样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李先生说。
不少人认为,那些可以重复利用的家具应让其直接进入二手市场或平台,进行二次售卖,或者直接捐助给慈善机构。对于那些不可二次售卖但其材料可再次利用的家具,由专业拆解公司进行拆解。如木材可对其进行粉碎然后制造成刨花板、纤维板等。金属构件可以回用,皮革可以翻新。最后,剩下毫无使用价值的家具或零部件,将直接进行消纳。
李先生认为,“如果能实现工业化回收,成本不是大问题,达到一定规模后成本就不高。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回收处置办法,以旧换新就没有意义。”
据了解,江西、安徽、浙江等省已着手建立木材回收机制,将二手家具和木材回收,按市场需求,加工成各种可用木,但这些“屈指可数”的项目,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二手家具回收基数来说,还只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