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设计师感叹的高端展会 观众以为是家具展销

   日期:2014-03-05     来源:东方早报    评论:0    
核心提示:上周“设计上海”的火爆程度大大超过了想象。四天近6万人次,每天门口都排着让人想打退堂鼓的队,却没有人想错过这场盛宴。


这些都是本届“设计上海”的展品。有的挺好理解,有的匪夷所思。

上周“设计上海”的火爆程度大大超过了想象。四天近6万人次,每天门口都排着让人想打退堂鼓的队,却没有人想错过这场盛宴。

这确实是一场盛宴,英国设计展览公司Media 10动用了自己在英国、法国等地多年积攒下来的资源,将老牌的合作伙伴和初出茅庐的小伙伴一起带到了上海。若非他们,很难成就这个洋气的设计展。除了Magis、Flos、Fritz Hansen、Alessi、Boss Design、Hay、Cole & Son这些各大设计周上的老面孔,更加可贵的是Larkbeck和Anafatia这样尚未在任何设计周上露过面或刚刚推出第一个系列作品,却闪耀着明显天赋光辉的小品牌,也被带到了上海。连不少久经沙场的设计师也感叹,确实有许多没见过的新品牌。对于“设计上海”这个新兴的设计展来说,这样的定位十分讨巧也令人惊喜,避免了沦为各大设计周的翻版,也为日后在国际设计展舞台上发声奠定了基础。

有不少人诟病本土的设计师太少,这一方面与Media 10对中国本土设计师了解不够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中国设计尚未形成成熟产业和气候有关。从现场反响来看,观众明显更多聚集在西洋设计的展位前,而国内设计师中获得关注度最高的则是瞿广慈、向京夫妇这对国际化程度相当高的艺术家,他们的展品之一是与法国珠宝大亨菲利普·杜河雷合作的首饰,这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本土原创设计的现状。

那么这场场面热闹的设计展,是否让参展商、设计师和观众们满意呢?我们需要分类讨论一下。

服务需要更细化

对大参展商来说,“设计上海”无疑是向大众宣传自己的好机会。意大利品牌Magis、丹麦顶级设计品牌Hay、郭锡恩与胡如珊创建的设计共和以及家天地共同在这次展览中占据了中央大厅这个得天独厚的位置,并拥有大型展位。这几个在设计师和专业观众那里早已享有极高声誉的品牌大多展出了自己的经典产品和新品,并设计了一系列互动节目来吸引普通观众的参与。Hay趁机在设计展期间开设了自己在中国的第一家门店,1000张宣传资料瞬间发完,令Hay上上下下都很满意。而家天地也顺利在展会前两日找到了中国家具分销渠道和代理商,把后两日献给了愿意免费尝鲜的广大观众。比起这几位敬业的参展商,诸如Fritz Hansen和Alessi这样的大牌就比较敷衍马虎了。前者只展示了一个办公桌,后者则把老掉牙的东西又拿出交代了一遍,而Flos这次则被某专业人士吐槽像摆地摊。

对于小品牌参展商来说,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和美妙了。大多数小展商的展示空间都不大,为了能够完美地在上海观众和中国市场面前第一次亮相,他们不仅搬来了招牌货,精心布置展位,有些还印刷了大量卡片和目录,并全天由设计师本人亲自站台。对这些首次来到中国的品牌来说,参加“设计上海”的主要目的是寻找买家、藏家、合作伙伴和代理商,尽管让广大群众们长见识也是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但这并非主要目的,然而事实却令他们多少有些失望。

法国古董家具画廊Franck Laigneau的参展商抱怨说,他们根本找不到博物馆、古董家具收藏爱好者,只能指着在拍卖上能有收获了。Ana Fatia为自己的个人品牌所印的家具目录一转眼就被抢完了,然而真正问津的买家却不见人影。她提议主办方应该区分买家、设计师、媒体和普通观众,“每天一类人群,这样能让参展商更加知道如何应对陌生人群。在国外,许多展会只有拿到邀请函的人才能进来。”而中国设计师李鼐含的代理商刘小姐则认为,或许是主办方对参展商所传达的信息与媒体对大众传达的信息之间有误差。“我们以为这是一个高端的展会,也看到很多好的品牌来了我们才过来,但大众却认为这是一个家具展,全家老小一起来买家具,结果发现怎么那么贵。两头都有失落。”

去年5月刚刚在伦敦成立工作室的Larkbeck品牌两位设计师都来到了现场,并且搬来了他们引以为豪的四件手工家具,但是昂贵的定价令中国消费者无法接受。其中一位设计师Beckett很无奈,“这是我们花了大量精力手工制作的,用的是上好的材质,是可以陪伴你一辈子的家具,我们真的无法卖得更便宜。”有些观众则对他们说“你们的品牌太年轻了,如果历史悠久还可以考虑”。Beckett只能回答,像他们这样的工作室所做的手工家具在欧洲正越来越流行。

最忙的是翻译

事实上,询价的观众在所有观众中仍是少数,更多的是设计专业的学生和带小孩来看展览的家长,他们用触摸展品和拍照来表达自己的喜爱。当Beckett看到观众大力地开关柜门的时候,他说自己很心痛。因此大多数限量馆里的品牌在展览后两日周末时不得不用红线将观众拦在外面。Louis Henri是少数没有这么做的品牌,他们欢迎观众走进来参观,但是观众们却自觉地停留在展区外围拍照。设计师和参展商们有心介绍,但面对热情和庞大的参观人群,却一时不知道如何开口。每个展台前最忙的是主办方安排的翻译,这些姑娘既明白设计师的苦心,又理解观众的心情,成为这次设计展最接地气的部分。

至于主办方最担心的山寨问题,抱歉,只希望不要太过分了。尽管到处都贴着禁止拍照的标语,却根本无法抵挡住观众的热情,只有版权意识特别强的展商在那儿不厌其烦地制止,其他展商只好放弃了。不过这种情况还是没有人料到:泠道空间的参展商抱怨说,他见到了南通、淄博、莆田等各地做红木家具的木工。“南通组了一个团过来,一个木匠一边摸家具一边说,‘嗯,这个我能做’,老板就在旁边。”尽管主办方要求网上和现场注册,并且已经屏蔽了某些地方的参观人员,但仍然防不胜防,让人着实为主办方和参展商捏把汗。

好在尽管有不少可以吐槽的地方,但是上海尽其最大可能展现了自己对设计的热情和期待。今年尚是第一届,已十分可圈可点。因此当我问不少吐过槽的参展商明年还会来么时,大多数人笑眯眯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标签: 家具 设计 展会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