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深圳国际家居饰品展览会开展当天,觅本品牌设计顾问 创始人何福林在深圳会展中心1号馆带来“新中国风混搭”现场家居陈设秀。

何福林对新中式风格作了详细的阐述。新中式风格是在传统文化背景理念指导下,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用现代设计语言表现,使其适应现代生活方式需求,又符合当代审美观念需要的一种设计风格。这不仅是中国室内设计的整体发展趋势,也是其他设计门类主要研究的课题。


他是这样理解新中式混搭的:思维(自由)、元素(经典)、形式(东方)。
他从客厅讲述 “新中式混搭”。客厅是传统与现代居室风格的碰撞,以现代的装饰手法和家具,结合古典中式的装饰元素,来呈现亦古亦今的空间氛围。中式风格的古色古香与现代风格的简单素雅自然衔接,使生活的实用性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同时得到了满足。

如何做出好“看”的陈设设计?看,其实是好看的视觉陈设设计。
他以“白墙之内”为主题,表演了现场家居陈设秀。他准备的素材,以中式风格为基调,配以西式单品家具,瓷器、陶艺、中式窗花、字画,布艺及具有一定含义的中式古典物品等。

空间层次感分明,进行了大量色彩的还原。以中式为主,配以西式混搭,不随意改变格局,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站在东方人的角度,把风格改良,再进入到产品的细化。

陈设设计要考虑四大美学标准:层次韵律、色彩光影 、造型、文化。这个空间主要是想运用生活化的中式实用家具装点,强调生活概念,营造出大方得体、带有书香气息的品位空间。
这个小空间分几个层次,从最高的屏风、挂画、再到吊着的灯、椅子、沙发、台灯,再到茶几。选取屏风符合中国人的习惯,中国人不希望客厅是空的。
挂画的点缀让空间更有层次感。墙面的大面积留白,符合空间层次感,也符合“白墙之内”的主题。边柜是古代园林才出现的,选取它让元素混搭,素材混搭,不拘于形式和思维,混搭自由很重要。大的落地灯,让色彩还原,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简单却有张力。茶几上的茶盘、毛笔、茶杯等都是生活化的东西,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表现出生活文化,这是文化的吻合,是生活方式的吻合。



他还提到考核陈设设计成败的其他重要因素:
室内环境与户外景观是否相辅相成?
软装设计与室内设计是否紧密配合?设计的主题是否清晰可见?
设计的主题是否清晰可见?
是否准确的了解装饰元素?
作品是否具备时尚感?
让作品有价值感?
作品能否经得住生活推敲与考验?
设计与商业是否融合?
设计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美有了标准,一切其实就没有那么美了。 工业之美再好,也终究会让人疲劳,永恒不变的美来自于不经意间的个性与混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