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作新:企业转型必须考虑创新和知识两层面

   日期:2016-07-13     来源:中国家具网    评论:0    
核心提示:我认为中国不缺创新知识,中国人口众多,教育相当普及,不缺聪明人,关键还在于信任。知识提供者难以信任中国第一代,甚至第二代企业家,言而无信是正常,加上法律不健全,知识提供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林作新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亚洲家具联合会前会长

最近大家都在讲企业的转型升级,我想,企业的转型,需要考虑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创新,企业的转型升级,靠的是自身的自主创新活动来完成的。当然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对这个活动,也是很有关系的。

政府的协助,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给创新活动足够的鼓励,而千万不要以为只有所谓的“高科技”的创新才有价值,传统产业的创新,可能更能惠及社会大众。

转型升级,攀登产业技术制高点,需要专注、耐心、执着和踏实的工业精神。但一个社会的这种精神,不是短期间可以形成的。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急于做大,追求短期利益,并且过早地、急匆匆地走向“投资化”方向,稍有成就,就转向成为赚钱快的“投资家”,进入房地产业,或让公司上市兑现,而无意在实业上长期坚持,将业务及产品做到极致。

社会鼓励企业界的这种心态,这种社会风气,对工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都是障碍。

这是在拖“转型升级”的后腿。

下一个层面是,创新需要知识,有人把近代人类的经济分为三个阶段:

——18世纪以前:农业经济,靠的是土地与劳力;

——18-20世纪:资源经济,需要能源与资金;

——21世纪:知识经济。知识取代土地、劳力、原料、资金。

知识成为了关键的生产要素,因此,现代的管理学就多了“知识管理”这一门。

知识管理中,人性化十分重要,因为知识是与“知识工作者”的心智活动和价值观有关,因此:

不能以市场法则来支配企业间的交换关系,当然,也包含企业与个人的交换关系(假如知识的提供方不是企业而是个人)。

市场的法则是什么?是价格,你提供知识,我依价格付费。然而,这种价格难有一个标准,由于是创新,没有可比性,只能以将来可能的获利来估计一个价格。

也不能在企业内,以层级结构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

不能因为你是上司,就必然地以为下级的创新,就是属于你的。

以上这两点都是“工业经济”(资源经济)留下来的老观念,完全漠视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知识是无形的,和工业经济的土地、原料、机器设备等有形的东西不一样,因此知识的价值是难以事先确定的,提供知识者(供应方),对使用者(需求方)要有充分的信任,而这种信任,不仅仅是诚信程度,还包含了对使用者的应用能力的信任。

因此,信任是知识管理的基石,而知识管理又是创新的必要手段。

我认为中国不缺创新知识,中国人口众多,教育相当普及,不缺聪明人,关键还在于信任。知识提供者难以信任中国第一代,甚至第二代企业家,言而无信是正常,加上法律不健全,知识提供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我公司的荷兰籍设计师,在和我合作之前,和中国好几个公司合作,提供设计,然后从销售中提成,但最终都失败。中国家具公司开始时照付佣金的,然后就逐渐少付,最后就根本不付了。

我和他合作近十年,现在只和我合作。我公司因为他不间断地提供欧洲的设计,而建立起了完整的产品体系,并且有了相对固定的顾客群。

在他过去和中国企业的合作中,当然也有讲信用的,但能力不足。新产品的开发,必须精准,推出市场十分艰苦,先要找对客户,经过试产试销,逐步扩大,这个过程要几年,假如没耐心,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能力,是不行的。

这就是说,知识的使用者,不但得有信用,并且要有能力。

转型需要创新,创新需要知识,知识需要信任。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