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市场,为什么刮起了定制风?
首先,让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大家都定制一些什么产品。
——厨房柜。中国现在普遍用的是西方的厨房柜设计。这种设计都用德国的32mm系列,说是定制,其实是规格化的。只是两边有收口,柜门、抽屉头都是固定的,台面用人造大理石、后成型防火板(Post-forming Melamine Sheet),只能说不同房型,用不同个数的柜子,锯好台面的长短,然后柜子两边收口。
——衣柜。从墙到墙,地板到天花板的固定衣柜,其实也是规格化的。柜门的尺寸,大体上符合黄金比率(Golden Rule),不会太怪异,上下左右都靠收口。
其它的,就很少需要定制了,除非有地方可以安一个鞋柜或什么的。在国外,这类家具都是开发商搞的,交房时都已经做好了,所以业主没有和这类家具厂商接触,也就刮不起“定制风”。
现在问题来了,可能有人对厨柜、衣柜的款式不喜欢,所以要重新做,我想这类人在一个成熟的社会,是很少的。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这类固定式家具时是十分谨慎的,除了功能,也会留意当今的流行趋势、颜色以及和整体建筑的配合,尽可能比较中性,社会中任何一个理性的个人,除非你是顶级设计师,否则是不会自己再去搞另类设计的。
开发商为什么必须替业主做好这些固定家具,原因和地板、瓷砖、卫生间等等都做好了一样,不让业主自己装修时乱敲乱打,运进水泥砂土,妨碍左邻右舍,将环境搞得一塌糊涂。
在国外,你要进行这么“严重”的装修,是必须得到左邻右舍、楼上楼下的业主同意的。
这些固定家具,都在大型的专业工厂生产的,材料、结构都和成品家具一样,受到严格规定,由工厂直接去安装。
你要搞个性化,成品家具有太多的款式供你选择,再加上软装等等,你的家,肯定和别人不一样,让你发挥的空间是足够大的,你实在不必连固定家具也要发挥个性化。
但今天的中国,一切都还未规范,一来是中国人还未脱离农业时代的潜在意识,搬个家,总得搞得惊天动地才算完。最重要的是,政府还没有一些规定,于是索菲亚等公司变成要和一般消费人打交道,商业模式成为B2C,抛头露面。在发达国家,他们应该是B2B,他们的服务对象,只有开发商。
而这种固定家具,在中国就被形容为“定制家具”,近年来还被放大,甚至无限放大为“全屋定制”。
全屋定制是不是连沙发、餐桌椅、卧室等等都得定制?
固定家具大体上是板式家具,因此可以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当然可以配上各种软件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这全世界都一样,但放大到“全屋定制”,情况就不一样了,就好比一场爱国运动,和平示威、上台演讲……是可以的,发展到打砸抢烧,那就不一样了,这叫过了头。
全屋定制,每家每户都不一样,哪一家正规的工厂可以干这样的活?于是,只能下放到城市周边的小作坊,比如上海的奉贤区,十个八个工人,一刀一锯地做,我估计,大部分的活动家具,他们还得偷偷地外购,然后狠狠地赚业主一把。
这些小作坊,材料、结构、技术等等,能做得好吗?符合环保标准吗?全屋定制的家具,能用几年?
只有老虎咬了人之后,才知道不能下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