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古建筑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大多集聚在我国西部地区,以藏式和藏汉式相结合,多采用木结构为主的建筑形式,是我国建筑史上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由于木材是天然的生物材料,经过长期风化及自然界生物的侵害,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腐朽,严重的腐朽则威胁到古建筑的安全,到时不得不进行工程浩大、花费巨资的维护与维修。
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出巨资维修布达拉宫、塔尔寺、天安门、地坛公园、颐和园等著名古建筑,其中的木结构进行了防腐处理,有些还进行了加固工程,既表明了我国政府会木结构古建筑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又体现了木结构当中木材防护的重要性。
保护木结构,抑制木材腐朽的方法有很多种,在实际应用中,最常用的还是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主要包括选择耐久树种,控制木材水分,应用防腐木材。
选择树种
我国古建筑所用木材主要为落叶松、云杉、杨木、个别建筑部件使用柏木、硬木松,其中木柱、木梁大多为落叶松、云杉,椽檩多为云杉,房椽多为杨木,一些地板使用柏木,一些雕刻木构件则使用硬木松。
落叶松的耐腐性为中等耐腐,云杉的耐腐性为稍耐腐或不耐腐,杨木的耐腐性为不耐腐,硬木松的耐腐性为中等耐腐,柏木的耐腐性为耐腐至中等耐腐,但这些树种都对蠹虫的抗性都比较差。由此可见,依靠木材本身的耐久性,木材的使用年限也是极为有限。
控制水分
通常当木材含水率高于20%时,才发生木材的微生物降解。由于漏雨、渗水等原因,造成古建筑的木材含水率增加,当含水率高于木材的纤维饱和点(28%~30%)时,微生物对木材的降解就会大大加速,致使严重腐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一层的木柱、椽、地板龙骨等,与地面接触的部位和椽子极易受到雨水的侵袭,水分增加导致木材含水率高,是木构件、虫蛀的原因之一。
虽然通过设计与施工,严格控制雨水、雪水等侵袭,降低了木材腐朽的风险,但古建筑的风格、形式、结构等是不允许改变的,否则将失去古建筑的历史与文物价值,因此仅仅依靠建筑设计与施工无法完全避免水分对木材的影响,换句话说,控制水分的方法治标不治本。
应用防腐木材
古建筑的寿命越长,就越能保持其文物和艺术的价值。在材料选择上,依靠木材本身的耐久性,木材的使用年限是极为有限的。但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充分考虑并避免水分对木材造成不利影响,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古建筑的特殊性,有些建筑部件是无法完全做到这一点。
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要么使用耐久性非常好的木材,要么对木材进行防腐处理。而耐久性非常好的木材,资源极其有限,价格又极其昂贵,使用受到很大限制。采用防腐处理过的木材,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木材腐朽的问题,将大大延长古建筑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维修,从而节省维修费用。
国林怡景深刻认识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勇担社会责任,充分利用好现有设施、技术条件,以优质防腐木,全力为我国古建筑保护工作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