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筹建期间馆方即于村内成立筹备处,积极融入社区,发现有些荒废的空地,便邀请企业赞助,请艺术家设置“弄巷美学”美化环境,间接影响一些在地居民也将居家周遭环境艺术化,使整个村庄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村,进入平林就进入艺术馆的范围。其中也包含建筑设计的过程及成果展示的常态性展览,居民可以随时来此参观或参与其中,与村民建立良好互动,让在地人了解美术馆的真心,又为日后美术馆的策展营运暖身。未来除与在地艺术家及九九峰艺术园区形成良好的关系,并贡献一己之力,肩负平林国小的美术教育责任,让学童收获良多的“我的美术课在美术馆”,以及“平林日”邀请一辈子都没进过美术馆的阿公阿妈来参观。当艺术面向于生活各面向结合时,美术馆才会是一个让人想要进去的地方。
走进艺术的设计
设计尽量维持原有的地形,因地制宜及保留基地内的原有树种,尤其在建筑群前地景周围留了一大片原有的葡萄园。设计也利用地形的高低差在基地的最低处设一兼蓄水功能及调整微气候功能的生态池。
另外设计运用中国庭园一阻、二引、三通的手法,人工长廊与自然植栽搭配,将来客由外至内,借着中介空间的交错及光影变化,延伸慢慢带入主馆,企图让景观与建筑、自然与人工有良好的对话。主馆运用乌溪旁石头挖洞的概念,让室内的展示,与人行的动线、活动行为有一紧密、弹性及明、暗交织的关系。让展览品与观赏者有舒适互动的人性尺度。
外墙则运用双层墙的方式,创造一空气可流动的空气层,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一、二楼则用玻璃板作为外层墙面,一方面虚化楼层高的压迫感,同时与附近餐厅形成缓和的关系,玻璃的透明、反射的质感,亦使建筑与天空的变化有所呼应,并企图消除建筑屋顶天际线与天空的界边关系,屋顶像一有生命的雕刻品,飘浮在第二层地表延伸的屋顶。室内开口与雕刻品朝向东北方的九九峰,暗示自然(九九峰,神的雕刻)与人工(人为雕刻)对话及辩证的关系,展示业主建造此馆的缘由,及建筑师设计的过程。
住宿区与实验展区利用原有地形的斜度,半嵌在地下,与主馆及餐厅及入口廊道及基地内自然的地景形成一个相互对话的相对关系。餐厅则运用大棚子的概念,墙则利用玻璃围合的方式,让室内与室外的边界消除。三栋建筑体随机错落有致的配置,呼应一村落簇群的涵构关系。本案企图透过对建筑空间、材料、结构、构造,不断反复的思考与反省,而融合在一起。
建筑设计:立联合 建筑师事务所
项目名称:毓绣美术馆
项目位置:南投县草屯镇平林村健行路150巷26号
主建筑师:廖伟立
设计团队:高鼎翔、简志颖、张颖文、赵沛柔、黄宥钧、邱正芳、吴宗儒、吴玉婷
所获奖项:2016年台湾建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