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策展人兼设计师蔡烈超、李希米_家居空间_设计_深圳家具网 - SZFA Corporation

全球设计 | 对话策展人兼设计师蔡烈超、李希米

   日期:2021-03-01     来源:深圳国际家具展    评论:0    
核心提示:寻找适合当下生活本真状态的设计方式,探寻设计本该有的可持续性和生命力。半径 Radius 采访了「设计东西」策展人之一、「 WISE 设计新锐」评委蔡烈超和「设计坐标」策展人、产品设计师李希米。
     每年的 3 月, “设计之都”深圳聚集了来自室内、建筑、产品设计师、家居买手、家居博主、家居从业者,他们一批又一批搭乘各种交通工具前往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展馆)。在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期间,无论是厂商、品牌方、设计师还是设计爱好者都“在行动”,整座城市陷入全民看设计的狂热中,设计正以其难以估量的影响引导和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2021年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于 3月17 日至 3月21 日举行,设计馆将重磅升级——“设计万象”国际家居品牌生活设计展(“ Design Dome ” International Brand & Living Design Fair),是立足于家居产业优势,打造优质设计策展内容的综合型商业设计展。展览包含呈现综合性设计成果的“设计万象”展馆与聚焦原创商业设计品牌进程的“设计坐标”展馆。
        在当下甚嚣尘上的互联网时代,家居设计从尖端走向大众,又从大众走向家居,不妨回到设计的源头,去寻找适合当下生活本真状态的设计方式,探寻设计本该有的可持续性和生命力。半径 Radius 为此采访了「设计东西」策展人之一、「 WISE 设计新锐」评委蔡烈超和「设计坐标」策展人、产品设计师李希米。

        有意思的是,蔡烈超于 2017 年就参加了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设计爬梯」,今年他身兼「设计东西」「 WISE 设计新锐」策展人身份,自然而然地以个人成长经历来关注年轻设计师的成长路径,并挑战多种可能性,思考人与生俱来的造物能力。
       在「设计坐标」环节,策展人李希米特意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家具品牌,策划了 4 个特别板块,梳理并呈现品牌的历史进程、产品演变和它们在特定时期里做出的关键选择,并从不同的视角窥探家具设计行业未来不同维度的可能。
 
Q:2017年你作为一个新锐设计师参加了「设计爬梯」,今年既是策展人又是「 WISE  设计新锐」的评委,以你个人的成长经历获得的经验,你会如何将其融入到「设计爬梯」的策展过程中?
C:在 2017 年首次参加「设计爬梯」之前,去过不少全球家具设计平台,譬如德国法兰克福春季消费品展Ambiente的talents,提供长途运输费和免费展位,这为挖掘优秀的设计师无疑是一个好方式;瑞典斯德哥尔摩家具照明展设计展的 Green House 在全球甄选 20 个设计师,我从 2016 年开始报名参加,连续三年都入选,我个人在这里的最大收获是接触到北欧的一线品牌,有意思的是:第一年去没人认识我,次年( 2017 年)去的时候,有一部分品牌开始记得我,当年还与丹麦、挪威两个国家的 3 个品牌进行了合作;到了 2018 年,有相当一部分品牌已经开始主动认识我们,特意来沟通的新老客户品牌也不少。
 
北欧品牌的特点是包容性强,理性客观,主要看作品说话,不太看重国籍背景和人生经历,这与意大利和中国都非常不太一样,意大利品牌相对要多维度看待设计师的综合属性,而北欧人更看重未来。我把这些个人成长经历融入「 WISE 设计新锐」项目,并把设计师的年龄设定在 30 岁以下,因为这个年龄段的设计师,刚独立或者刚成立小工作室,相对缺乏资金和媒体资源。
四五年前的起步阶段,中国独立产品设计师还出萌芽阶段,竞争相对较小,可分配的媒体资源丰富。但独立设计师的发展开始出现瓶颈,必须要推陈出新,希望更多年轻设计师进来,「 WISE 设计新锐」便以这样的方式呈现,特邀四位来自设计领域的优秀设计师、知名媒体人和学术性策展人作为评委,从创新性、独特性、可持续性、思考深度等学术观点来定调入选产品。
合理分配资源,「 WISE 设计新锐」第一名获得者将进入「设计东西」,意味着与优秀设计师在一个平台,拥有更高的媒体聚焦度。
Q:在「 WISE 设计新锐」大量原创的参展作品里,谁的作品令你印象深刻?
C:卜佳新和 STUDIO KAE,其中 STUDIO KAE 一看便知接受过英国正统的创新式教育,探索性、实验性都不错,作品很完整,但在体现在地性的设计和商业性上都相对缺乏。
卜佳新用 PV 水管做的系统令我印象深刻,他的在地思考性更强,PV 水管是中国建材市场常见的材料,很多人没怎么看明白,其实是设计师对中国奢华装修进行的反思和批判,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感觉。我在其他设计师这里很难看到这样的灵性。从以上看出,留学与否都不可能掩藏一个人的光芒。他们都很年轻,未来潜力很大。
Q:如何选择策展主题,是否尝试引用当前流行的话题?
C:「设计东西」是设计类媒体关注比较多的版块,也是深圳展的流量龙头,聚焦国内当红的产品设计师。去年的主题是「极致」,要求设计师在材料、工艺和物理特性上进行极致的探索;今年的主题是「回归」,需要设计师回归到问题本质的思考,找回适应当下生活本真状态的设计方式;其次是制作工艺,回归到设计的原点,对人最根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需求进行思考,结合产业,探寻设计本该有的可持续性和生命力。
Q:看你最近正在为「设计东西」做作品,还专门请了乡下的老师傅,在互联网时代,各种现代设备和工具一应俱全,于你来说原始的“临时创造力”意味着什么?这件作品的概念和想法是什么?
C:「原始人系列」的起因是去年疫情爆发时,作为一个湖北人内心挺无助的,我想人在经历战争或灾难后,没有了得心应手的工具和机器,人类应该以什么方式造物,是否可以依靠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和智慧来造物。
想像原始人,手上只有一把斧头,火也是原始文明的重要工具,代表原始文明的开始,在不利用现代设备和现代工具的情况下,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完成制造的过程?
我们在余杭黄湖镇找了一位老师傅,老师傅非常善良热心,很乐意帮助我们,虽然手艺没那么细致。同事跟着去他家,发现他手艺相对粗放,没有圆规,他就找一根木棍子钉上去,一转就画了一个圆,用的原始木匠那种弹线的方式。我们要求师傅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现代工具,希望以此激发师傅的原始本能和智慧。于是,临时的智慧、自我创造能力被激发了出来,这是对在地性设计最好的体现方式……原始工具,粗糙的制作环节,随机发生不加掩饰的错误,让整个过程像一场行为艺术。
 
这让我想起《倚天屠龙记》里张三丰传授张无忌太极拳的场景。张无忌悟性极高,模仿太极拳二三遍就基本掌握,张无忌说忘记了一半,张三丰让他继续练,一直练到招式全忘了,张三丰为他鼓掌,此时气韵已经融入到张无忌的体内,而武侠秘籍中的无招胜有招逻辑指向的真正的能力是本能,是不需要记招式的。
Q:你的工作方法通常是什么样的?
C:我喜欢从源头开始,前面先有个故事性的东西,当然逻辑上要讲得通,包括马扎灯的研究,都基于深层次的思考,我不太依赖灵感,找灵感也是为了规避相似性。我们想以“原始造物”这一系列的作品为起点,以“烤火公司”命名艺术品牌,作为一个艺术项目带动了自己和设计师的思考:当现代家具设计已经形成一个完善精密的学科,回到最原始的状态,是否能激发出人的更多潜在本能、思考的智慧性。
Q:目前的困境和挑战是什么?
C:对于我来说,所有的困境都不算困境,最终都能得到解决。
我这个人总是喜欢找点事,过得太顺会很难受。如何跳出舒适圈是个挑战,每年求变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件难事。自己构建的马扎灯系统就像个生态,做了 1.0 、2.0、3.0……靠这个基础核心技术,我能一直做到 10.0;甚至通过球状、管状等结构上的变化,在工程技术上进行一些小的改变,就能满足不同形态的空间,靠着自己构建的这个系统可以躺吃多年。可是这种「没有思维上的更新」让我产生了危机感,而外界对你的期待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2020年的主题是『诗意之光』,2021年主题则是「柔性力量」,就像「原始人系列」,用火来作为塑形的方式,火却是柔软的力量,水和动态的空气也是一种柔软的力量,力量不一定非得是硬的,就像太极有着一种柔性而隐形的力量。
Q: 请你谈一下这次与深圳展合作策展的感受?
C:整体合作下来是比较流畅的,工作高效,沟通顺畅,实施能力完善。
Q:梳理个人的成长脉络,会给年轻一代设计师什么建议?
C:老老实实地去学习一些真正的东西。虽然我没有留过学,但我最早在北京的家具厂工作了好几年,工厂完整的工艺流程和管理方式让我得到历练,明白了在大生产过程中如何去节约成本和控制品质。大型工厂的优点就是要求严格,不要觉得缺少创意的环节是无用的。比如画图纸、利用软件建模,就是严谨性的训练。
在工厂里,我学到了木材如何有效利用,木材的利用率直接影响到中间的成本。因为当你独立创业时面对的问题太多了,创意只是一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重要。特别是做产品设计师,一开始都不赚钱,要耐得住寂寞,最后就像大浪淘沙一样。
 
 
L:李希米
 
Q:作为「设计坐标」的策展人,结合你自身设计经历和品牌合作经历,如何选择策展主题?
L:今年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一共有 14 个展馆,其中 6 个是设计导向的主题馆。当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向我发出 11 号馆的策展邀请时,双方的想法十分契合。我在意大利学习工作多年,2016年开始经营自己的家具品牌 URBANCRAFT,并以设计工作室 Ximi Li Design 开启了与中国原创家具品牌的合作。从海外到国内,有幸经历了不同的审美与文化体系,同时也经历了两国行业的多样性。中国的现代家具设计行业才刚刚开始,高速演化的社会进程中,市场也随之快速变化。展览方身处行业里,同样深深理解行业处于过渡期的痛点,从他们的角度也更能理解许多制造商、品牌方对未来的考量。因此,我们希望所策划的设计坐标概念展,能在某种意义上有带动、引领的作用,希望这是一个有国际视野的展览,可以被国内摸索中的品牌所借鉴。
 
“设计坐标 Design Compass ”一共有 4 个特别板块,其中有探讨未来生活方式的“居住在 2050 LIVE IN 2050 ”,有与时装设计师跨界合作、探索设计师创作边界的“穿衣服 Dressing Up”,同时选了具有国际代表性的家具品牌分别进入“创意剧场 On The Stage ”与“解构 DNA Deconstruct DNA”。其中“解构 DNA Deconstruct DNA ”展区,以 Moroso、Zanotta、HC28 | 都汇里 4 个在意大利和中国具代表性的品牌为案例,解构并记述品牌的历史进程、产品演变和它们在特定时期里做出的关键选择。
在中国,原创家具品牌少,大家都是做两三年就换一种风格,对于品牌方来说很累,而跟风或追逐潮流的过程中,势必会显得雷同,到头来只能拼性价比。我们想通过“解构 DNA Deconstruct DNA ”展区,告诉大家其实一个品牌的生命周期可以很长。
这次特别邀请了中国原创家具品牌 HC28,HC28 成立于 2007 年,是国内唯一一个拥有成熟模式与各国设计师合作的原创品牌。2018 年,HC28 发布了更年轻化的品牌都汇里。
诞生于上世纪 50 年代的 Moroso 创意性很强,它与全球不同领域的设计师合作探索属于自己的独特表达方式;同样创立于意大利产业变革时期,20 世纪 50-60 年代的意大利工厂面临着今天中国工厂一样的问题:市场这么大,要不要赚快钱?Zanotta 选择了走自己的路,如今成为了至今最多作品被全球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两个品牌之一。
这 4 个品牌都有自己的 DNA,它们将呈现品牌长久的生命力,也给中国新兴设计品牌一个未来的引导。
「设计坐标」是一个多维度的策展,并不单是针对某一个人群。
Q:在「设计坐标」里,你会设想未来的家具形态,还尝试将家具和服装进行跨界尝试,很好奇这些想法的灵感来自哪里?在你的世界观中,你会怎么看待家具的设计未来呢?
L:互联网在过去的 30 年中已经重塑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30 年后,互联网将带来更大的改变,比如居家办公将成为常态,如何在给予家长相对密闭的工作环境的同时,满足其照顾孩子的需要?新形态的家具势必会出现。在与丹麦面料品牌 Kvadrat 合作的“居住在 2050 LIVE IN 2050 ”中的“洞穴桌 Cave Table ”便是基于对未来家庭形态的想象而呈现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未来的家具不再局限于产品的功能,而将涵盖艺术、哲学等精神层面的价值。像意大利家具品牌经常与服装设计师、艺术家及建筑师等合作,这都能带给设计师另一个维度的思考。
在创意剧场 On the Stage 展区,我们企图打破场景化的或是买手店形式的陈列方式,去探索家具陈列的可能性,因此我们根据每个品牌的特性营造了如剧场般的空间。
我们邀请了 USM、Fredericia、 Qeeboo 和 Mater 来自 3 个国家的 4 个家具设计品牌,4 个品牌就像独立的角色一样,既有自己的个性又有关联性,被置于特别设计的“舞台”上展示。
穿衣服板块。在策展时则考虑要吸引关注生活方式与时尚的人群,跳出家具设计的圈子,以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
 
家具和时装是设计里的两个领域,它们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与交流,“穿衣服”特意模糊界限去探讨产品设计的多元化,也是一次投石问路。眼下,建筑、雕塑已经融入到家具设计中,我想若干年后,家具设计将不断融合、更新,会有更自由的表达方式。
Q:在策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挑战?
L:首先是时间上的挑战,展览从 11 月立项开始执行,需要在短时间里与不同设计师碰撞沟通,并让想法落地,同时要完成整个场馆的空间设计,耗时耗力;其次是制作上的挑战,譬如和 kvadrat 合作的产品,框架与软包需要不同工厂来制作,制作时要相互配合,各个方面都必须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其三,沟通上的挑战,除了国内家具品牌,还涵盖意大利、丹麦等其他国家的参展品牌,每天都要进行多线程的沟通,去理解和融合不同品牌的诉求。
Q:在你所关注的领域内,一个好的设计如何体现设计的价值?
L:设计的目的性,传达对象是谁?即便是一个很小众的设计,但它如果具备先锋性、探讨性,就是好的设计;再者就是商业设计,明确知道自己的目的,需要设计师、媒体、消费者和品牌方的认可,换句话说,消费者愿意买单,美感和高品质都在,就是好设计。
 
Q:如何理解“设计的平衡”?
L:作为一个设计师,要考虑你的设计表达能否能被受众接受的问题。设计师和艺术家不一样的地方是:艺术家可以更纯粹地从个人角度去表达,甚至可以没有受众。比如一个德国艺术家在登山时发现一块木头,对它很有感觉,就每天爬山到这里进行创作,他雕了几个月,完成了自我表达后就走了,他的作品仍旧静静地躺在那座山上。
做设计师却要考虑更多因素。家具不像艺术品,可以完全自由地表达,而不去考虑它的实用性、使用者的心理及消费习惯。
Q:设计师应该如何回应社会问题?
L:引用一个朋友的观点:设计正确!现在有一个现象,只要用环保、新的材料,就会打高分。我觉得不能矫枉过正,为了使用新材料,反而动用更多人工成本做一个看似环保的产品,不具备广泛的应用性。
在没有更多的选择下,思考你的设计,是追求某一个当下单纯的审美?知道方向在哪里?产品其实具备很长的生命力,不需要不断地更换家具,只有质量好,一把椅子用上个十几年,这才是环保。环保是一个大的、持续性概念,不能理解得太窄。
Q:你目前在家具设计方面的关注点是什么?
L:以往设计时候考虑的点会相对平衡,目前希望可以更纯粹一些,例如我们计划在新的展厅策划一个叫「临时家具展」的展览,那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件,经过一些处理可以快速达成便利,临时解决生活的问题。这些多元化、片段化的想法,会给人思想上的启迪。
Q:从你的新作品中,有什么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作品或背后的想法和概念吗?
L:自己的品牌 URBANCRAFT 会推出新的产品线,用单一的材料、基本的颜色做一个新的系列。之前设计的过程会以设计师的想法为主,然后工厂配合生产,但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工人现有的技术不一定能完全达标,或出现一些瑕疵。所以这次想反其道而行之,不以我为出发点,而是看工人做什么,了解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瑕疵,经过艺术处理,呈现新的、美的形态。
Q: 请你谈一下这次与深圳展合作策展的感受?
L:因为疫情的关系,两届展会之间的时间缩短了将近半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策展需要完成的事情很多,但合作下来整体还是比较顺畅的。11 号馆是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在 2021 年重点打造的一个展馆,里面精选了国内很多优秀的品牌。深圳展在陈述了 11 号“设计坐标”需要在整个展会中所处的战略地位的时候对于我们来讲是惊喜也是责任。在我们提出了一些概念创意的时候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也是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从这次策展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对方对于原创设计这一块的看重,而且视野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还希望一步步将整个产业体系和国际在未来有更好地接轨,这些都是让这次策展方案得以被认同及支持的原因。
这次策展涉及到的设计师及国际品牌非常多,我们需要在不同时区的不同城市里进行多方面沟通,各方的诉求和看法都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也总是愿意拿出最大的诚意来给予各方支持让这次的策展可以顺利推进,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感谢的。
Q:未来有什么计划?
L:工作室马上要搬到上海黄浦区的 8 号桥,这里曾经是老的针织厂,二楼是办公的区域;一楼打算做品牌展厅,还将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小型展览,我想应该会是一个有趣的展厅。
 

 
 
更多>同类设计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设计
点击排行
 
Baidu
map